[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隔音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0764.2 | 申请日: | 2023-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8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彦省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构件 隔音 检测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构件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隔音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建筑构件、放音器、检测器和检测装置;所述建筑构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放音器,所述建筑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壳体一、杆体一、蜗轮、蜗杆、固定座一;该装配式建筑构件隔音检测装置,通过设置一个用来放置检测建筑构件漏声的检测器的装置,将检测器固定在检测装置上,可通过建筑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检测器能够精准的对建筑构件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测,调高产品的品控,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了建筑构件的检测效率,并且检测装置还可以进行移动,在对长度较长的建筑构件的检测上,节省了巨大的体力劳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构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隔音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美国有一种活动住宅,是比较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就像是一辆大型的拖车,只要用特殊的汽车把它拉到现场,再由起重机吊装到地板垫块上和预埋好的水道、电源、电话系统相接,就能使用。活动住宅内部有暖气、浴室、厨房、餐厅、卧室等设施。活动住宅既能独成一个单元,也能互相连接起来。
建筑构件是指构成建筑物各个要素。如果把建筑物看成是一个产品,那建筑构件就是指这个产品当中的零件。建筑物当中的构件主要有:楼(屋)面、墙体、柱子、基础等。其与结构构件的概念不尽相同,结构构件是构成结构受力骨架的要素,当然也包括梁、板、墙体、柱子、基础等,但它一般是按照构件的受力特征划分的,分为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受扭构件、压弯构件等。
现有的建筑隔音检测设备,是选择在周边环境相对安静时,将一个放音机构摆在建筑外部进行播放,然后操作人员手持分贝仪,在建筑内多个方位进行走动,通过操作人员进行手动检测时,会导致建筑内多个方位检测不全面,同时也会使得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十分的大,并且检测数据记录不全面。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隔音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具备检测全面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检测装置检测不全面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隔音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建筑构件、放音器、检测器和检测装置;
所述建筑构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放音器,所述建筑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壳体一、杆体一、蜗轮、蜗杆、固定座一,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壳体一,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置有配合所述壳体一的固定杆,所述壳体一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杆体一,所述杆体一贯穿所述壳体一的外侧壁,所述杆体一的外侧壁套设有所述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杆体一螺纹连接,所述壳体一的外侧壁设置有壳体二,所述壳体二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壳体二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所述杆体一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固定座一,所述固定座一的外侧壁开设有配合所述检测器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上设置有凹槽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彦省,未经陈彦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0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