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储充一体机及交直流混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0011.1 | 申请日: | 2023-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6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8;H02J3/32;B60L53/50;B60L53/51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之律师事务所 31378 | 代理人: | 陈强 |
地址: | 新加坡2号创业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储充 一体机 直流 混合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光储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储充一体机及交直流混合系统,该光储充一体机包括并离网控制模块以及光伏模块、储能模块以及直流充电模块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并离网控制模块、光伏模块、储能模块或直流充电模块单独集成于一个模块化腔体,或并离网控制模块、光伏模块、储能模块或直流充电模块与至少一个其他模块集成于一个模块化腔体中,若干模块化腔体可上下堆叠组成一体机。本申请,将光伏及并离网控制模块、储能单元、充电桩在产品形态上做了深度的融合,一个产品集成多个功能,同事各模块通过内部直流母线方式连接,能量传递路径更短,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储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储充一体机及交直流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储充系统产品的方案为单独的光伏及并离网控制模块、储能单元、充电桩三者的简单集成,并未在产品形态上进行正真的融合,属于分体式光储充系统,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三者之间的接线复杂繁琐。
并且在现有的分体式光储充系统中,充电桩,并离网控制器以及储能单元为独立的产品,充电桩和并离网控制器均通过交流电网来进行能量的传递,存在能量传递路径长、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储充一体机及交直流混合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光储充系统各部件之间接线复杂、安装成本高、交流耦合方式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储充一体机,包括:
直流母线;
并离网控制模块,一端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另一端外接交流电网;以及
光伏模块、储能模块以及直流充电模块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其中,所述光伏模块一端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另一端外接光伏组件;
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
所述直流充电模块一端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另一端与电动车辆的充点接口连接;
所述并离网控制模块、光伏模块、储能模块或直流充电模块单独集成于一个模块化腔体,或所述并离网控制模块、光伏模块、储能模块或直流充电模块与至少一个其他模块集成于一个模块化腔体中,若干所述模块化腔体可上下堆叠组成一体机;
所述直流母线包括设置于若干相互连接的直流母线分段,每个所述直流母线分段设置于一所述模块化腔体中。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下两个所述模块化腔体之间采用对插端子实现所述直流母线分段之间的电连接。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下两个所述模块化腔体之间采用对插端子通信连接。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电池和双向DCDC变换器,所述储能电池通过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的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进行保护。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并离网控制模块、所述光伏模块、所述储能模块以及所述直流充电模块单独集成于一个所述模块化腔体中。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并离网控制模块与所述光伏模块集成于一个所述模块化腔体中,每个所述储能模块及每个所述直流充电模块分别集成于一个所述模块化腔体中。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模块包括若干个,每个所述光伏模块与一所述光伏组件连接,每个所述直流充电模块与一所述光伏模块集成于一个所述模块化腔体中;每个所述储能模块与一所述光伏模块集成于一个所述模块化腔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00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细金属粉末冶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胚胎体外培养盘及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