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中间包上、下水口间隙密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6910.4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0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军;孙拓;郭永谦;李文丁;王新志;厚健龙;李洪燃;王向松;李志广;郭晓明;卞鸿涛;徐刚;刘少伟;田云生;邓宗厅;段大祎;杨浩刚;王爱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优赛朝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4 | 代理人: | 黎路 |
地址: | 4550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包上 水口 间隙 密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中间包上、下水口间隙密封方法,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包括如下具体步骤:S1、材料准备:准备高温密封胶;S2、现场操作:首先、对中间包上预设的上水口和下水口进行准备;然后、在上、下水口之间涂抹高温密封胶;其次、对下水口进行安装;最后,完成对上、下水口之间区域的烘烤;其技术要点为:采用该方法能够解决对于某些特殊钢种因中间包上、下水口间隙采用氩气密封引起的连铸坯皮下气泡问题;在使用时,通过采用高温密封胶取代氩气密封中间包上、下水口,可以达到密封效果,同时消除连铸坯皮下气泡的问题,有效提高连铸坯的实物质量;其次,该方法实用性强;对于其它连铸机均可采用,因此推广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上、下水口间隙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连铸生产中,中间包有着减压、分流、去除夹杂物和储存钢水的冶金功能。中间包内的钢水通过中间包水口注入结晶器,该水口一般有两种:用于敞开浇注方式的水口,一般适用于小方坯普通钢种的生产,随着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种工艺逐渐被淘汰;适用于保护浇注方式的水口,生产中,水口的出钢孔浸入到结晶器的钢液面以下,称为浸入式水口。
早期用于保护浇注的浸入式水口为整体水口,即从中间包到结晶器(每个流)只有一支水口,在中间包准备阶段将其安装好,在生产中使用,这种水口存在以下缺点:水口尺寸较大,安装和对中困难;准备好的中间包在吊运过程中水口较易损坏,并造成中间包报废;水口使用寿命一般低于中间包内衬的使用寿命,水口寿命成为延长连浇时间的限制性环节;由于使用过程中水口无法更换,因水口出现问题会引起浇注中断;随着连铸生产技术水平和中间包耐火材料寿命的不断提高,使用整体水口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于是就出现了分体水口,即将原来的整体水口分为上、下水口,上水口在准备中间包时安装,下水口在中间包使用前的预热阶段安装到位,并可实现浇注期间更换下水口,以弥补下水口寿命较短的不足,实现系统降本。
采用上、下水口时,中间包上、下水口之间必然存在间隙,为了防止周围空气通过该间隙进入导致钢水二次氧化,在上、下水口间通入惰性气体氩气,使间隙内形成微正压,以阻止周围空气的进入,实现钢流的保护浇注,通入的氩气一部分从上下水口间隙进入大气中,还有一部分随着钢流进入结晶器;通常情况下,进入结晶器内的氩气会上浮排出,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对于某些钢种,由于钢水高温粘滞性较强或坯壳凝固钩较大,氩气不能完全上浮或上浮过程中被凝固坯壳捕捉,从而形成铸坯皮下气泡缺陷,带皮下气泡的连铸坯轧制后会导致钢材的裂纹或结疤缺陷,造成废品。
为了解决采用氩气密封中间包上、下水口间隙所引起的连铸坯皮下气泡问题,需要研制一种新的密封方法,以替代采用氩气密封中间包上、下水口间隙,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连铸中间包上、下水口之间密封方法。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铸中间包上、下水口间隙密封方法,解决对于某些特殊钢种因中间包上、下水口间隙采用氩气密封引起的连铸坯皮下气泡问题;在使用时,通过采用高温密封胶取代氩气密封中间包上、下水口,可以达到密封效果,同时消除连铸坯皮下气泡的问题,有效提高连铸坯的实物质量;其次,该方法实用性强;对于其它连铸机均可采用,因此推广价值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连铸中间包上、下水口间隙密封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材料准备:
准备高温密封胶;
S2、现场操作:
首先、对中间包上预设的上水口和下水口进行准备;
然后、在上、下水口之间涂抹高温密封胶;
其次、对下水口进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6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