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纱染色工艺用染料自动测色配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5883.9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9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强;张志强;黄为忠;王培;黄彬;周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厚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3/43 | 分类号: | B01F23/43;B01F23/45;B01F35/80;B01F35/93;B01F35/82;B01F35/213;B01F35/22;B01F35/221;B01F25/60;B01F35/71;B01F27/808;B01F27/00;B01F27/053;D06B |
代理公司: | 杭州卓然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2 | 代理人: | 冯笑男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染色 工艺 染料 自动 配色 方法 | ||
1.一种针织纱染色工艺用染料自动测色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0),在所述架体(10)上通过螺栓间隔固定设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上间隔固定设有原色液筒(12),所述原色液筒(12)至少设有三个分别装填有红、黄、蓝色的颜料,还包括混料筒(18),所述原色液筒(12)与所述混料筒(18)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混料筒(18)内转动设有搅拌叶,该搅拌叶的主转轴向下伸出,电机(25)的输出轴与涡轮蜗杆减速器(26)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联接,所述涡轮蜗杆减速器(26)的输出轴与搅拌叶的转轴通过膜片联轴器联接,在所述混料筒(18)的外部设有与所述混料筒(18)内腔连通的蠕动泵(20),所述蠕动泵(20)的排液管与上行转接管(21)连通,所述混料筒(18)的下端外接设有下行转接管(30),捕色管(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行转接管(21)以及所述下行转接管(30)的另一端连通,在所述捕色管(22)的外部套装设有遮光筒(28),所述遮光筒(28)上固定设有多光谱激光发射器(29)和光谱检测仪,所述多光谱激光发射器(29)和光谱检测仪分别位于所述捕色管(22)的两侧,且所述多光谱激光发射器(29)射出的激光垂直于所述捕色管(22)的外壁面并穿透所述捕色管(22)后射入光谱检测仪的采集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纱染色工艺用染料自动测色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色管(22)由扁平玻璃管(24)和热熔固定在所述扁平玻璃管(24)两端的圆形玻璃转接管(23)构成,位于所述扁平玻璃管(24)上侧的所述圆形玻璃转接管(23)与所述上行转接管(21)连通,位于所述扁平玻璃管(24)下侧的所述圆形玻璃转接管(23)与所述下行转接管(3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纱染色工艺用染料自动测色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18)内螺栓固定设有电热管(19),所述电热管(19)以所述混料筒(18)的轴线为中心等角度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织纱染色工艺用染料自动测色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玻璃管(24)内的容腔的厚度不小于五毫米不大于八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织纱染色工艺用染料自动测色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玻璃管(24)的单层壁厚为所述扁平玻璃管(24)内的容腔厚度的三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织纱染色工艺用染料自动测色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色液筒(12)内固定设有液位显示器(13),所述液位显示器(13)位于所述原色液筒(12)的中部,所述液位显示器(13)的显示表伸出所述原色液筒(12)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针织纱染色工艺用染料自动测色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18)的下端面四角螺栓或焊接固定设有脚架(27),所述脚架(27)将所述混料筒(18)抬起的高度大于所述电机(25)以及所述涡轮蜗杆减速器(26)的安装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针织纱染色工艺用染料自动测色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18)的内壁以及搅拌叶的外表面设有涂敷后经热干固化的梳水镀膜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针织纱染色工艺用染料自动测色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三合一管(17),所述三合一管(17)上并连设有三个支管并且在该支管上串接有流量泵(16),且该支管分别与所述原色液筒(1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厚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厚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58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