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簇并列投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2984.0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4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柳宇甡;陈高敏;刘泽阳;侯振华;刘伶林;叶妮;马武兴;徐成;赵磊;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发兴业能源(珠海)有限公司;珠海中建兴业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兴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水发兴业科技有限公司;水发绿建(北京)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卓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2 | 代理人: | 许冲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并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簇并列投切方法,包括接触器/控制断路器,BPU:电池PACK单元采集控制器,BKU:电池簇并列单元采集控制器,BMU:储能集控系统,PACK:电池堆单元,PCS:储能变流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加装簇接触器,减少簇环流:针对储能系统在直流侧出现多个簇并联时,在充电结束和放电结束时,簇间存在直流环流损耗;制定BKU切簇和投簇策略:在储能系统即将充电完成时,进行切高电压簇,续充低电压簇;反之在储能系统即将放电结束时,进行切高低电压簇,续放高电压簇;进行簇浮充管理:当各簇在充电结束或放电结束后,对差异簇进行投切切换补电,依据大数据分析功能,将各电芯补电值进行计算,按顺序进行浮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风电、储能等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簇并列投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厂家针对电池一致性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对多种补电及均衡方式进行了研究,其主流方式有:
被动均衡:被动均衡一般通过电阻放电的方式,对电压较高的电池进行放电,以热量形式释放电量,为其他电池争取更多充电时间,该方式不但使整个系统的电量受制于容量最少的电池,而且以消耗电能为基础,必然会造成系统电量的损耗,因此该方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电芯一致性差问题;
主动均衡:主动均衡是以电量转移的方式对电芯电量进行均衡,该方式效率高,损失小;不同厂家的主动均衡方法不同,均衡电流也在1~5A之间不等;目前,市场上的主动均衡技术已比较成熟,在电动汽车中被大量使用,但在储能工程中鲜有应用;
主动均衡分为集中均衡和分散均衡,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很多主动均衡技术不成熟,导致电池过放,加速电池衰减的情况时有发生,该方式较被动均衡方式成本高5%左右,均衡电流小也是一个很大问题,均衡时间长;
其它均衡方式:
采用智能多组串式储能:一个电池簇(并)为一个DC/DC充放电控制单元,减少了簇间环流损耗,可降低3%以上的充放电量损耗,但对于已安装为多簇(并)电池组的储能电站,若将现有模式改变为多组串式储能,改造的工作量及成本将非常巨大,此方法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平衡簇间电压:在各簇电池间串接一个DC-DC升降压自调节模块,以此模块来调节各簇的电压,保持簇电压均衡;该方法相当于增加了一组变流单元,其成本不低于PCS,增加了工程成本压力,且后续还需人工进行补电,因此该方式无法最终解决电芯一致性差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市场上主流的补电及均衡方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没有一个综合方案解决储能电芯一致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簇并列投切方法,开发出一套能减少簇环流,将簇间隔离,通过制定簇投切策略,实现各簇独立自主充放电,降低储能系统电芯一致性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簇并列投切方法,包括接触器/控制断路器,BPU:电池PACK单元采集控制器,BKU:电池簇并列单元采集控制器,BMU:储能集控系统,PACK:电池堆单元,PCS:储能变流器;
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分别与储能集控系统、PCS通讯连接,通过采集单元采集储能集控系统充电和放电时电池数据和PCS数据;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和采集单元通讯连接,通过处理单元对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电池簇并列单元采集控制器和处理单元通讯连接,通过电池簇并列单元采集控制器控制并列电池簇进行投/切控制;
所述PACK和BPU通讯连接;
所述接触器/控制断路器串接在电池簇上;
所述投切方法如下:
步骤一:通过采集单元采集采集储能集控系统充电和放电时电池数据和PCS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发兴业能源(珠海)有限公司;珠海中建兴业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兴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水发兴业科技有限公司;水发绿建(北京)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水发兴业能源(珠海)有限公司;珠海中建兴业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兴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水发兴业科技有限公司;水发绿建(北京)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2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金属高压压力传感器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