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箱自动折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9167.X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1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瑞轩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50/26 | 分类号: | B31B50/26;B31B50/04 |
代理公司: | 宁波知坤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2 | 代理人: | 邹艳霜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箱 自动 折叠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箱自动折叠装置,包括支架、送料机构、折叠机构以及输送机构。送料机构中具有储料箱、送料气缸和送料件,折叠机构中具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以及折叠箱,输送机构中具有输送台和第四气缸,输送台上具有对称设置的输送带和限位板,输送台上具有一缺口,缺口位于对称设置的输送带之间,第四气缸位于缺口下端,第四气缸上具有托板。该纸箱自动折叠装置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展开,然后通过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的导向能够将纸箱下端的下短板和下长板折叠。折叠方式简单,折叠快速,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纸箱折叠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纸箱自动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端的产品领域均对产品进行精细化的包装,以达到保护产品质量不受损坏,确保最优的产品输送到客户手中的目的。因此,单个产品的包装越来越多的在行业内使用,尤其是纺织行业、化纤行业、电子行业等单个产品价值高、量大的领域。以纤维生产行业为例,为了使产品较为完好的送到客户手中,在行业内产品的外包装工艺中,现在普遍使用的成品包装方式主要以托盘吨纱成品包装为主,但是在满足不同后道生产需求的情况下,也存在单一纱团产品以小纸箱包装的形式进行包装。
而一直以来,行业内小纸箱包装方式主要是人工手动包装,操作过程需要通过人工展开折叠纸箱、装产品、人工封存纸箱,这样的人工操作耗时费力,而且员工劳动强度大,尤其是人工展开折叠纸箱的过程,严重制约了产品包装的效率,存在包装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这种人工手动包装操作已经难以适应后续高效率、高质量的智能化工业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纸箱自动折叠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纸箱自动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架,所述支架上具有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两侧的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
用于放置未展开状态纸箱的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支架上,该送料机构中具有储料箱、送料气缸和送料件,所述送料气缸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送料件与送料气缸连接,所述储料箱上具有放置送料件的通槽,
安装在支架上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中具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以及折叠箱,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气缸上具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二气缸上具有第二推板,所述折叠箱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折叠箱上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组件对立设置,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位于第一导向组件下端,所述折叠箱的中间形成折叠区域,所述第三气缸位于折叠箱的上端,所述第三气缸的下端设有压板,以及
设置在折叠机构下端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中具有输送台和第四气缸,所述输送台上具有对称设置的输送带和限位板,所述输送台上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位于对称设置的输送带之间,所述第四气缸位于缺口下端,所述第四气缸上具有托板。
在本发明中,所述储料箱的中间形成储料区域且两端贯穿,所述储料箱上具有一挡板,该挡板安装在靠近第三气缸的方向。
在本发明中,所述储料区域中间具有平面和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前端设有一推动件,该推动件由倾斜部和竖向部组成,所述竖向部位于第一倾斜面上,所述储料箱上具有对称设置的支撑块,所述推动件位于支撑块上,所述储料箱的两侧设有条形槽,所述竖向部的两侧设有位于条形槽中的限位杆。
在本发明中,所述送料件的上端具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与第一倾斜面平齐且平行设置,所述送料件的一侧面具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上具有第三倾斜面,所述推动块与送料件之间形成放置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瑞轩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瑞轩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91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