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台区负荷优化运行的源网荷储协同的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26646.6 | 申请日: | 2023-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4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何鹏飞;郭刚;高超;刘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联众芯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28;H02J3/32;H02J3/38;H02J3/46;H02J7/00;H02J7/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东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负荷 优化 运行 源网荷储 协同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台区负荷优化运行的源网荷储协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分布式光伏场站监控模型,用于实现台区下所有分布式光伏场站的综合管理和监控,具备分布式光伏场站模型的增加、编辑和删除功能;
建立储能场站监控模型,用于实现台区下所有储能场站的综合管理和监控,具备储能场站模型的增加、编辑和删除功能;
建立充电站监控模型,用于实现台区下所有充电站的综合管理和监控,具备充电站模型的增加、编辑和删除功能;
步骤S2,配置分布式光伏场站运行数据物模型,采集各个分布式光伏场站的运行数据,包括并网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因数、日发电电量、累计发电电量;配置逆变器运行数据物模型,采集各个逆变器运行数据,包括逆变器的通信状态、是否故障、运行状态、实时发电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交流侧电压、交流侧电流、日发电电量、累计发电电量;同时展示整个场站和各个逆变器的实时功率曲线;
步骤S3,配置储能场站运行数据物模型,采集各个储能场站的运行数据,包括充放电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因数、SOC实时值、可充电电量、可放电电量;配置储能PCS的运行数据物模型,采集储能PCS运行数据,包括储能PCS的通信状态、是否故障、运行状态、实时放电有功功率、实时充电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充放电电压、电流、可充电电量、可放电电量;同时展示整个储能场站和各个储能PCS的实时充放电功率曲线;
步骤S4,配置充电站内充电桩运行数据物模型,采集各个充电桩的运行数据,包括充电有功功率、充电时长、充电电量、累计充电电量;配置充电桩上每个充电桩上充电枪的运行数据物模型,包括充电枪的通信状态、是否故障、运行状态、实时充电有功功率、充电电压、电流、日充电电量、累计充电电量;同时展示整个充电站和各个充电枪的实时充电功率曲线;
步骤S5,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场站的功率曲线,结合其发电特性和气象约束,对台区内所有分布式光伏场站进行发电功率预测;
步骤S6,应用太阳辐照度对光伏发电功率的影响,建立以太阳辐照度为变量的光伏发电功率函数;
步骤S7,根据太阳板面积和太阳辐照度的关系建立和光伏出力的等式关系;
步骤S8,应用线性回归算法,对台区下各个分布式光伏场站进行功率预测,计算其在未来4小时和24小时的发电功率值,每间隔15min预测一个值,依次展示未来16个点的曲线功率值和未来96个点的曲线功率值;
步骤S9,建立台区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数据监测模型,计算台区综合数据;
步骤S10,采集台区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
步骤S11,对台区内的各类负荷用电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台区日用电实时功率分析、日用电量分析、月用电量分析和年用电量分析;对台区内的用电负荷进行未来24小时和168小时的负荷预测;
步骤S12,结合台区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用电数据、负荷预测、分布式光伏数据、储能数据、充电桩数据、发电预测数据根据调控策略计算储能和充电桩的充放电功率指令,以配电变压器负载率正常运行为目标值进行一体化调控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负荷优化运行的源网荷储协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的光伏发电功率函数为:
其中,f(It)是以太阳辐射度为变量的发电功率函数;为伽玛函数,其形状参数air、bir由Ii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得到;Ii为随时间变化的太阳辐射强度,Imax为Ii的最大值,Iref为分布式光伏场站可利用的标称太阳辐射强度;ωir为太阳辐照度均值,υir为太阳辐照度标准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负荷优化运行的源网荷储协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的等式关系为:
其中,和分别为光伏板的出力和逆变器的出力,其随机性和太阳辐射强度Ii的不确定性强相关;A为分布式光伏场站光伏板的面积;μPV和μSH分别为光伏板(PV)和逆变器(SH)的发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联众芯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联众芯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66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