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玫红脉柄牛肝菌菌种保藏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6116.1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4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梅;柳成益;陈太萍;孔令加;黄中华;方亮;刀丽平;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40;C12N1/04;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罗贵飞 |
地址: | 617061 四川省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玫红脉柄 牛肝菌 菌种 保藏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玫红脉柄牛肝菌菌种保藏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新鲜燕麦8-12%,谷粒15-25%,土壤15-25%,木屑15-25%,谷壳8-12%,蚕砂8-12%,蛭石3-8%,石灰石粉末2-4%,草炭土1-3%,甜菜碱0.2-0.6%,KCl0.05-0.15%,MgSO40.1-0.15%,MnSO40.05-0.12%,甘草抗氧化物0.01-0.03%,EM菌剂0.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红脉柄牛肝菌菌种保藏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新鲜燕麦10%,谷粒20%,土壤20%,木屑20%,谷壳10%,蚕砂10%,蛭石4%,石灰石粉末3%,草炭土2%,甜菜碱0.4%,KCl0.1%,MgSO40.13%,MnSO40.1%,甘草抗氧化物0.02%,EM菌剂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玫红脉柄牛肝菌菌种保藏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的颗粒直径为0.1-1cm,木屑粒径为0.5-2cm,石灰石粉末的粒径≤0.5mm,草炭土的粒径≤0.5mm。
4.玫红脉柄牛肝菌菌种保藏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玫红脉柄牛肝菌菌种保藏培养基准备原料;
b.将新鲜木屑、谷壳于室温下加水充分预湿后盖膜堆24h后,加入草炭土、蚕砂混匀,控制水分含量为55-60%,然后加入EM菌剂用塑料薄膜覆盖发酵两周,得到发酵物;
c.将新鲜谷粒于室温下浸泡24h后捞出沥干,然后与土壤、蛭石、石灰石粉末、步骤b得到的发酵物、新鲜燕麦混合,堆放48小时得到混合物;
d.将步骤c得到的混合物装入聚丙烯菌袋中,在120-125℃下高压灭菌85-95min后取出,用乙醇将甘草抗氧化物完全溶解后与用去离子水完全溶解的KCl、MgSO4、MnSO4和甜菜碱混合均匀,然后喷洒在灭菌后的混合物中翻拌均匀,控制水分含量为60-70%;
e.将步骤d处理后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用硅胶塞密封后在120-125℃下灭菌28-32min后取出,放入无菌接种室中冷却至室温,得到玫红脉柄牛肝菌菌种保藏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玫红脉柄牛肝菌菌种保藏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聚丙烯菌袋的规格为25cm×45cm×0.05mm,在121℃下高压灭菌90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玫红脉柄牛肝菌菌种保藏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乙醇浓度为7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玫红脉柄牛肝菌菌种保藏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按KCl、MgSO4、MnSO4和甜菜碱的总质量:水=1:10的质量比将其完全溶解后混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玫红脉柄牛肝菌菌种保藏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试管的规格为30mm×150mm,在121℃下高压灭菌30min。
9.玫红脉柄牛肝菌的保藏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培养皿中菌种在平皿边缘菌丝长势较整齐的部位,用2cm直径的打孔器打孔后接入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玫红脉柄牛肝菌菌种保藏培养基中,于25℃下培养,待菌丝长至菌袋的3/5时,用石蜡封口置于5℃冷藏室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未经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61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位素示踪流量测井吸水剖面解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路面裂缝检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