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窗面板、车窗面板总成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5008.2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3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生野;叶家荣;林寿;陈宏伟;王志鑫;叶允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G02B6/00;B60J1/0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3503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窗 面板 总成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窗面板、车窗面板总成及车辆,车窗面板总成包括光波导介质层、引光介质、以及发光光源。引光介质通过第一表面与第一主面紧密相连,与第一表面相连的第一主面的连接部位平行于第一表面,发光光源的光线进入到引光介质中时,引光介质能实现把发光光源的光线入射到光波导介质层中,从而光线在光波导介质层中传播,传播的光线遇到事先制作的光反射图层产生反射,光反射图层发光,实现照明或氛围效果。如此,通过光反射图层与引光介质、光波导介质层配合实现氛围或照明效果。此外,引光介质的结构简化,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在光波导介质层的第一主面上的安装稳定性好,发光光源入射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窗面板、车窗面板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窗产品,其光线入射方式主要在玻璃端面(端部、切面、玻璃局部挖孔端面)安装光源,光源发射的光线通过端面进入玻璃层(具体为光波导层)中传播。其中,光源通过导光体,包括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PA(聚酰胺)、COC(环烯烃共聚物)或COP(环烯烃聚合物)的材料制成的斜面反射后(光源光线入射在导光体上),导光体通过粘结层固定在玻璃层的一个面上,把光源的光线入射到光波导层中,同时导光体被粘结层与主面隔开。通过导光体入射的光线在光波导层中进行全反射,从而在光波导层中进行传播。
然而,传统的车窗至少存在如下缺陷:一方面,导光体的设计结构复杂,特别是导光体朝玻璃接触面需要设计复杂光学结构辅助光线入射到玻璃中,导光体包括一系列非对称棱镜,这些棱镜的尺寸在毫米范围或微米范围内,并以三维阵列或线性方式排列,例如菲涅耳透镜,加工制作及安装难度高,且尺寸较大时会占用光波导层大量外部空间。另一方面,导光体在曲面玻璃上安装,增加工艺难度及产品性能稳定性。此外,需要同步设计光源发光角度与导光体匹配,才能实现入光效果,且最终光源入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车窗面板、车窗面板总成及车辆,它能够使得结构简化,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安装稳定性好,发光光源入射效率提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窗面板,所述车窗面板包括:
光波导介质层,所述光波导介质层设有相对的第一主面与第二主面,所述第一主面和/或所述第二主面上设有光反射图层;
引光介质,所述引光介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引光介质通过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紧密相连,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连的所述第一主面的连接部位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
发光光源,所述发光光源位于所述引光介质的一端,所述发光光源的光线进入到所述引光介质中,所述引光介质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的光线引入到所述光波导介质层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光介质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所述发光光源与所述第三表面相邻设置,所述发光光源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三表面进入到所述引光介质中;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四表面各自设置为平直面或弧形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波导介质层的第一主面和/或第二主面设有光学隔离层和/或隔热膜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连的所述第一主面的连接部位设有透明区,所述透明区为所述连接部位未进行任何附加处理的第一主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光介质与所述光波导介质层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引光介质与所述光波导介质层各自分开制造并相互组装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光介质通过可固化的液体与所述光波导介质层固定相连;所述液体为透明光学胶或光学透明树脂;所述液体的材料折射率为1.45~1.65;所述液体材料的可见光透过率为90%~99.9%;所述液体材料的雾度≦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光介质与所述光波导介质层采用相同玻璃材料;和/或,所述玻璃材料为无机玻璃或有机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5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