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窗面板、车窗面板总成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5008.2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3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生野;叶家荣;林寿;陈宏伟;王志鑫;叶允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G02B6/00;B60J1/0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3503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窗 面板 总成 车辆 | ||
1.一种车窗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面板包括:
光波导介质层,所述光波导介质层设有相对的第一主面与第二主面,所述第一主面和/或所述第二主面上设有光反射图层;
引光介质,所述引光介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引光介质通过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紧密相连,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连的所述第一主面的连接部位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
发光光源,所述发光光源位于所述引光介质的一端,所述发光光源的光线进入到所述引光介质中,所述引光介质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的光线引入到所述光波导介质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光介质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所述发光光源与所述第三表面相邻设置,所述发光光源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三表面进入到所述引光介质中;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四表面各自设置为平直面或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介质层的第一主面和/或第二主面设有光学隔离层和/或隔热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车窗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连的所述第一主面的连接部位设有透明区,所述透明区为所述连接部位未进行任何附加处理的第一主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光介质与所述光波导介质层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引光介质与所述光波导介质层各自分开制造并相互组装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车窗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光介质通过可固化的液体与所述光波导介质层固定相连;所述液体为透明光学胶或光学透明树脂;所述液体的材料折射率为1.45~1.65;所述液体材料的可见光透过率为90%~99.9%;所述液体材料的雾度≦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光介质与所述光波导介质层采用相同玻璃材料;和/或,所述玻璃材料为无机玻璃或有机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光介质的折射率为1.45~1.65;所述引光介质的光透过率为80%~99.9%;所述引光介质的雾度≦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光介质为连接于所述光波导介质层的至少一边上;和/或,所述引光介质为长条形状或弧形条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面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光波导介质层的光线传播距离定义为b,所述引光介质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的间距为a,所述引光介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光波导介质层第一主面的间距为h;其中,b=20a~30a,a=6h~10h。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窗面板,其特征在于,h:a:b=1:8:20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面板还包括外玻璃层;所述第二主面通过第一粘接层与所述外玻璃层相连。
13.一种车窗面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面板总成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车窗面板,以及遮盖组件,所述遮盖组件用于罩设于所述引光介质与所述发光光源的外部。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车窗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50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