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再生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24376.5 | 申请日: | 2023-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7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程书凯;陈康;陈旭勇;吴巧云;吴子杨;游啸;叶子芊;徐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40/00;C04B18/16;C04B14/36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石墨 增强 再生 骨料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再生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570~650份、矿渣150~180份、偏高岭土100~150份、石灰石粉80~120份、再生砂300~440份、再生微粉50~80份、石英砂700~1000份、石英石粉100~200份、聚羧酸减水剂30~60份、水180~280份、氧化石墨烯0.5~0.8份;还包括钢纤维,钢纤维的体积为混凝土总体积的1.5~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增强再生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砂为废弃混凝土经破碎、清洗、筛分所制成的II区中砂,细度模数为2.3~2.8;所述再生微粉为建筑垃圾在破碎过程中产生的微细粉末,其粒径<0.1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增强再生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的片径为0.5~3μm,厚度为1.1~1.2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增强再生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的粒径<40μm,其CaO、MgO、SiO2和MnO的含量之和90%;所述偏高岭土的SiO2含量为40~60%,Al2O3含量为30~50%,烧失量≤5%;所述石灰石粉的粒径<1mm,其CaO含量为40~60%,SiO2含量为20~40%,Al2O3含量≤10%,烧失量≤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增强再生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的粒径为10~70目,其SiO2含量为90~99%,Fe2O3含量为0.06~0.02%;所述石英石粉的粒径为300~400目,其SiO2含量为90~9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增强再生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纤维的直径为12~16mm,长度为0.18~0.22mm。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增强再生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泥、偏高岭土、石灰石粉、矿渣、再生微粉、石英砂和石英石粉混合后,高速搅拌,得到固体混合物A;
2)对再生砂进行预湿处理,得到饱和面干状态的再生砂;将饱和面干状态的再生砂加入到固体混合物A中,高速搅拌,得到固体混合物B;
3)将聚羧酸减水剂、氧化石墨烯和水混合,水的用量为总用水量减去饱和面干状态的再生砂的吸水量,搅拌均匀,制成分散液C;
4)将固体混合物B置于高速搅拌状态,向其中间歇喷淋分散液C,直至二者完全混合,得到固液混合物D;
5)向固液混合物D中加入钢纤维,高速搅拌,得到拌合物E;
6)将拌合物E装入模具并用薄膜覆盖,硬化成型后拆模、养护,得到氧化石墨烯增强再生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增强再生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搅拌的速率为2000~3000rpm,步骤1)、步骤2)、步骤5)中的搅拌时间均为5~8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增强再生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喷淋的过程为,每间隔1~2min喷淋30~60s溶液C至固体混合物B表面,控制喷淋流量使步骤4)的总时长控制在10~1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增强再生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的温度为20±2℃,湿度>95%,时间为7~28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43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