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导弹的多传感器多目标信息融合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22243.4 | 申请日: | 2023-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4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纪义国;刘泽乾;杨哲;王亚楠;刘宏强;常量;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13/86 | 分类号: | G01S13/86;G01S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红娟 |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导弹 传感器 多目标 信息 融合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适用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导弹的多传感器多目标信息融合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基础信息,确定初始目标;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实时图像信息,基于实时图像信息确定制导目标;对制导目标进行识别,确定目标锁定方式,采集雷达监测信息和导弹姿态信息;计算导弹实时位置以及目标实时位置,生成制导路径。本发明确定初始目标,从而对目标进行图像采集,采集之后,根据预设的目标基础信息确定最终的制导目标,通过多传感器进行信息采集,结合多目标信息进行融合判定,确定最终的目标锁定方式,并基于多目标信息进行位置计算,以生成制导路径,保证了目标制导的精度,提高了识别效率和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导弹的多传感器多目标信息融合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导弹是一种携带战斗部,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飞行航迹,导向目标并摧毁目标的飞行器,导弹通常由战斗部、控制系统、发动机装置和弹体等组成。
无论是原始火箭,还是现代火箭,最先得到广泛应用的场合都属于军事领域,作为一种武器来使用,但早期的火箭武器,发射出去之后都不再进行控制,这种称为火箭弹的无控火箭武器命中目标的精度差,作战效率不高,发挥的威力也极为有限。
在当前的火箭中,为了对目标进行定位,通常采用多个传感器结合的方式对目标进行定位,但如何对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是提高导弹精度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导弹的多传感器多目标信息融合方法,旨在解决如何对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导弹的多传感器多目标信息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基础信息,确定初始目标;
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实时图像信息,基于实时图像信息确定制导目标;
对制导目标进行识别,确定目标锁定方式,采集雷达监测信息和导弹姿态信息;
根据雷达检测信息和导弹姿态信息计算导弹实时位置以及目标实时位置,生成制导路径。
优选的,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实时图像信息,基于实时图像信息确定制导目标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目标区域内的实时图像信息,所述实时图像信息由导弹上设置的摄像装置采集得到;
对实时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确定可选择目标;
导入预设的目标基础信息,识别实时图像信息中的初始目标,确定制导目标。
优选的,所述对制导目标进行识别,确定目标锁定方式,采集雷达监测信息和导弹姿态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制导目标进行热源分析、图像分析和雷达分析,计算目标识别效率以及准确率;
根据目标识别效率以及准确率确定目标锁定方式,当目标识别效率以及准确率均低于对应的预设值时,采用两种以上的目标锁定方式;
向导弹发出信息采集指令,获取雷达检测信息和导弹姿态信息。
优选的,所述根据雷达检测信息和导弹姿态信息计算导弹实时位置以及目标实时位置,生成制导路径的步骤,具体包括:
从雷达检测信息中解析导弹基础位置和目标基础位置,所述导弹基础位置由地面雷达检测得到,所述目标基础位置由导弹上的雷达检测得到;
根据导弹姿态信息以及导弹基础位置计算导弹实时位置;
根据导弹实时位置以及目标基础位置计算目标实时位置,生成制导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22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