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和图像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19685.3 | 申请日: | 202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2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辉;戚务昌;姜利;王风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5/701 | 分类号: | H04N25/701;H04N2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地址: | 264209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传感器 芯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包括:感光单元,信号存储单元,信号传输单元和时序控制单元,其中,感光单元包括N个感光像素子单元;信号存储单元包括N个信号存储子单元,N个感光像素子单元分别与N个信号存储子单元连接;信号传输单元包括第一信号传输子单元和N个第一传输开关,N个信号存储子单元分别通过N个第一传输开关与第一信号传输子单元连接;时序控制单元与信号传输单元连接,时序控制单元包括行启动信号引脚、时钟信号引脚、传输控制信号引脚、级联启动输入信号引脚和级联启动输出信号引脚,这样可以减小传输信号时线路上的寄生电容,进而实现提高有效信号的强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传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和图像传感器。
背景技术
线阵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检测领域,其核心部件是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所述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上设有线性排列的感光像素,感光像素感光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初步放大后进行存储,再由时序控制电路控制所有像素通过移位开关依次连接公共信号线,最后经过末级放大器放大后串行输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检测领域要求图像传感器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越来越高,即分辨率越来越高,扫锚速度也越来越快。分辨率提高意味着相同长度的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上排列的感光像素数越来越多,由此带来两个问题:随着像素数的增加,公共信号线上连接的移位开关数量增加,使得公共信号线上的寄生电容增加,损耗有效信号的强度;同时寄生电容增加也会影响信号的最快传输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1,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公共信号线上寄生电容过大损耗有效信号的强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1,包括:感光单元101,信号存储单元102,信号传输单元103和时序控制单元104,其中,感光单元101包括N个感光像素子单元;信号存储单元102包括N个信号存储子单元,N个感光像素子单元分别与N个信号存储子单元连接;信号传输单元103包括第一信号传输子单元和N个第一传输开关,N个信号存储子单元分别通过N个第一传输开关与第一信号传输子单元连接;时序控制单元104与信号传输单元连接,时序控制单元104包括行启动信号引脚FS、时钟信号引脚CLK、传输控制信号引脚MODE、级联启动输入信号引脚SI和级联启动输出信号引脚SO。
进一步地,信号传输单元103还包括N-1个第二信号传输子单元和N-1个第二传输开关,N-1个信号存储子单元分别连接N-1个第二传输开关的一端,N-1个第二传输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N-1个第二信号传输子单元连接,其中,N-1个信号存储子单元为N个信号存储子单元中任意N-1个信号存储子单元。
进一步地,信号传输子单元包括放大器和传输信号引脚,其中,信号传输子单元包括第一信号传输子单元和第二信号传输子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包括上述任一一种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1。
进一步地,图像传感器还包括:基板,框架,光学透镜,光源,和插座接口;其中,光学透镜设置在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1的感光视窗的上方;光源设置在光学透镜的侧面;插座接口与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1和光源连接。
进一步地,图像传感器包括多个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1。
进一步地,多个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1线性排列。
进一步地,多个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1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1按照线性排列的顺序级联连接,多个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1中的上一级芯片的级联启动输出信号引脚SO与下一级芯片的级联启动输入信号引脚SI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1的每个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1包括多个信号传输引脚,多个线阵图像传感器芯片1包括的多个信号传输引脚各自独立输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9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