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顶盖气密性检测工艺及其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19282.9 | 申请日: | 2023-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7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董维胜;孙爱林;滕长海;周磊;陈桂;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和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G01M3/32;G01M3/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蒋玮 | 
| 地址: | 2240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顶盖 气密性 检测 工艺 及其 装置 | ||
1.一种轨道车辆顶盖气密性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车辆顶盖与一密闭空间相连接,确保连接处无缝隙,然后向密闭空间内进行充气,当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压力达到第一预定值时,停止充气,并将充气管道密封;
S2.使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在自然的状态下泄漏,密闭空间内部的气体会从车辆顶盖的缝隙处泄漏,密闭空间内部的气体压力也会随之逐渐下降,检测密封空间内部气体压力在下降过程中的变化数据;
S3.当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压力下降到第二预定值,记录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压力由第一预定值下降到第二预定值所需要的时间,统计密闭空间内气体压力的变化曲线,分析车辆顶盖的气密性;
S4.当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压力下降到第三预定值,记录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压力由第二预定值下降到第三预定值所需要的时间,统计密闭空间内气体压力的变化曲线,判定车辆顶盖的气密性是否达标;
S5.当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压力下降到第四预定值,记录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压力由第三预定值下降到第四预定值所需要的时间,统计密闭空间内气体压力的变化曲线,判定车辆顶盖的气密性是否达标;
S6.当气密性检测完成,再次对密闭空间内进行充入特制烟雾,同样当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压力达到第一预定值时,停止充气,并将充气管道密封;
S7.使密闭空间内的烟雾在自然的状态下泄漏,密闭空间内部的烟雾会从车辆顶盖的缝隙处泄漏,以此来锁定车辆顶盖的漏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轨道车辆顶盖气密性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对密闭空间进行充气时,需记录充入密闭空间的气体体积和其内部的气体气压。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轨道车辆顶盖气密性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密闭空间内部的气体压力由第一预定值逐渐下降到第二预定值时,需记录计算其具体的气体压力下降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轨道车辆顶盖气密性检测工艺及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密闭空间内部的气体压力由第二预定值逐渐下降到第三预定值时,需记录计算其具体的气体压力下降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轨道车辆顶盖气密性检测工艺及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密闭空间内部的气体压力由第三预定值逐渐下降到第四预定值时,需记录计算其具体的气体压力下降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轨道车辆顶盖气密性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S1所得的初始气体体积和密闭空间内部的气体压力,以及步骤S3、步骤S4和步骤S5中所得的气体压力下降曲线,计算车辆顶盖是否满足漏气判定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轨道车辆顶盖气密性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S6和步骤S7所测得车辆顶盖漏气处的面积大小,来决定该车辆顶盖是否需要返修或者作废。
8.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轨道车辆顶盖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顶盖、检测箱、输气管、烟雾发生器、压力检测仪、压差检测仪,当车辆顶盖、检测箱、输气管、烟雾发生器、压力检测仪、压差检测仪使用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和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和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92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