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投式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激活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10540.7 | 申请日: | 202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7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妮;高尚;于海臣;薛忠军;柳浩;王真;张健飞;纪曼曼;冯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6 | 分类号: | C04B24/26;C04B24/42;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朱惠惠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投式冷 再生 混合 性能 激活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投式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激活剂及其制备和应用,该性能激活剂包括:芳烃油、扩散组分、增强组分和相容组分;在0~40℃条件下,所述扩散组分、所述芳烃油和所述增强组分在旧沥青中的扩散速度依次减小;所述旧沥青是由RAP料抽提得到,所述扩散组分为轻质环烷油、废植物油和糠醛抽出油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增强组分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或丁苯橡胶;所述相容组分为邻苯二甲酸酯、乙酰柠檬酸酯和环氧大豆油中的一种以上。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各原料按照特定顺序混合均匀的步骤。本发明的性能激活剂,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冷再生混合料的粘结强度与韧性,增强冷再生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投式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激活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道路工程领域中,随着人们对降低碳排放的关注日益提高,废旧沥青混合料回收材料(RAP料)的回收利用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冷再生技术常温拌合,材料无需加热,在降碳节能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现有冷再生技术存在技术瓶颈,主要原因在于:1.传统冷再生技术中,RAP料中的旧沥青未得到充分利用,不能为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提供帮助;2.冷再生技术无法保证RAP料的洁净度,再生过程不无洗料、烘干等关键步骤,集料颗粒表面受粉尘污染,导致颗粒间粘结能力不佳。以上原因最终导致冷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抗水损害性能不佳,限制了冷再生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寻找合适的提升冷再生混合料界面粘结强度的方法,对提升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扩大冷再生技术应用范围,更大程度降低公路建设碳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逐渐尝试采用外掺再生剂的手段,提升冷再生混合料颗粒间的粘结强度,从而提升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常见再生剂有油溶性和水溶性2种类型,油溶性再生剂主要成分通常为轻油、焦油提取物或石油树脂提取物,通过油分扩散进入旧沥青,恢复旧沥青粘结力来提升混合料强度。但在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形成过程中温度较低,油分通过分子运动向旧沥青中的扩散速度较慢,冷再生混合料性能难以快速提升;水溶性再生剂一般以水性环氧树脂和水性聚氨酯乳液配合固化剂为主,靠高分子聚合物粘结混合料颗粒并固化形成强度。虽然能增强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但固化组分需要随用随配,掺入乳化沥青中,不但工艺繁琐,且材料价格昂贵,也未能恢复和利用旧沥青性能,经济性较差,不利于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推广使用。
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投式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激活剂及其制备和应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再生混合料在回收利用中的缺陷,利用本发明中芳烃油、扩散组分、稳定组分和增强组分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中集料颗粒的界面粘结强度,增强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与抗水损害能力,使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满足更严苛的使用环境要求,提升冷再生技术的应用范围,拓宽使用场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投式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激活剂,包括:芳烃油、扩散组分、增强组分和相容组分;
在0~40℃条件下,所述扩散组分、所述芳烃油和所述增强组分在旧沥青中的扩散速度依次减小;所述旧沥青是由废旧沥青混合料回收材料(RAP料)抽提得到;
所述扩散组分为轻质环烷油、废植物油和糠醛抽出油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增强组分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或丁苯橡胶;所述相容组分为邻苯二甲酸酯、乙酰柠檬酸酯和环氧大豆油中的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0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