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巡检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06464.2 | 申请日: | 202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8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方洲;袁庚;丁颖;陈宇;汪宁;芦帅;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乒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7 | 分类号: | G06F16/957;G06F9/451;G06F1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巡检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模巡检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多模巡检系统包括服务端和若干与服务端通讯连接的前端控制台,服务端根据接口巡检任务、人机交互界面巡检任务以及日志巡检任务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行相应的巡检任务执行并将巡检结果反馈至前端控制台进行呈现。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主流巡检工具的统一接入和聚合,并对每次巡检结果以及邻近多次巡检结果所得的巡检趋势进行解析和呈现,使得巡检测试场景覆盖更为广泛,多模式系统批量执行巡检得以实现,降低了巡检的总体成本,具有可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模巡检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收付款业务的场景下,服务所依赖的关系盘根错杂,一个下单流程可能涉及十多个自身系统和其他外部三方接口,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调用;而在生产环境中,又会遇到由于第三方服务失效、监控系统未及时报警导致的较长时间的线上故障,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与修复成本;同时,因为缺乏一个可视化的平台去展示外部三方业务的可用性以及对外或者三方服务的用量状态,当出现异常时都需要实际业务调用后的监控来被动报警再进行人工干预,而此时已发生了实际用户调用失败的情况,具有比较大的时间滞后性。因此,在相关业务场景下需要借助巡检平台来主动发现此类问题,并通过可视化的工具来优化各个服务的软硬件配置。
在通常的网站稳定性维护工作中,一般采取比较单一的工具和类型对系统进行测试的巡检方案,或者通过人工,以用户身份登陆系统,检查页面是否正常。对于通常的巡检方案,在运行系统较为单一,数量比较少时,产生的人力成本并不高。但若对于现如今采用分布式的系统,系统包含多个功能模块,各个功能模块间所依赖的关系盘根错杂,因此这两种方式在实施时就会出现时间消耗大,并且各个工具无法互相转换导致用例重写,以及单一点巡检模式导致的场景覆盖不足等问题,最终导致巡检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模巡检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具体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模巡检系统,该种多模巡检系统包括服务端和若干与服务端通讯连接的前端控制台,服务端根据接口巡检任务、人机交互界面巡检任务以及日志巡检任务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行相应的巡检任务的调度与执行并将巡检结果反馈至前端控制台进行呈现;
其中,服务端包括:
调度器,用于根据预设巡检策略或是用户触发指令进行巡检任务的发起和调度;
执行引擎,用于根据巡检任务,调用对应的任务执行器进行执行操作;
结果解析器,用于对每个任务执行器的巡检报告内容进行解析以获取可反馈至前端控制台的巡检结果;
前端控制台包括:
巡检场景管理器,用于根据用户指令对接口巡检任务、人机交互界面巡检任务以及日志巡检任务进行用例集以及巡检方式的配置;
巡检结果查看器,用于对巡检结果进行呈现。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服务端基于springboot框架进行搭建,同时兼容于POSTMAN测试工具、APIFOX测试工具以及Jmeter测试工具;
服务端通过命令字串的形式执行后台执行动作,通过预置启动命令实现POSTMAN测试工具、APIFOX测试工具以及Jmeter测试工具中的一种或多种于后台并发执行。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命令字串包括用例所属业务线参数、执行环境参数、用例集名称参数以及执行器类型参数。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服务端还包括通知模块,通知模块根据执行引擎的执行操作进度,将相关执行情况反馈至预先制定的第三方用户端。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于结果解析器中,同时使用页面分析工具以及HTML解析器实现对巡检报告内容的解析,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乒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乒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6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