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柜物品存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01985.9 | 申请日: | 202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2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青;唐金路;马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9/02 | 分类号: | G07F9/02;G06V20/52;G06V20/4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姚章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物品 存取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智能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柜物品存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通过接收目标格口的开门操作请求,根据开门操作请求打开目标格口,并获取目标格口的第一格口信息;获取目标格口打开时的视频监控图像;对视频监控图像进行分析,获得用户操作格口的第二格口信息;若第一格口信息和第二格口信息不一致,则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本发明有效降低了格口误用率,提升了智能柜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柜物品存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柜是一种全天候的自助式存取件服务柜,智能柜作为一种配送行业的末端解决方案,给配送人员和取件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现有技术中,在存取件高峰时段,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用户前往智能柜进行存取件。配送人员(存件方)和取件用户(取件方)在进行智能柜柜机的存取件操作时,如果当前智能柜柜机同时存在多个格口开门的情况,配送人员和取件用户非常容易看错开门的格口而误存或误取物品,导致物品错拿或遗失。例如当用户甲对应的格口A打开后,在用户甲寻找格口A的过程中,会出现用户乙将格口A关门导致未取物品或者将格口A中的物品取出导致格口空箱的情况。由此增加了格口误用率,事后用户需要通过客服求助或者报警找回物品,增加了物品找回的难度,为用户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了智能柜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柜物品存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智能柜物品存取时格口误用率高、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一种智能柜物品存取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格口的开门操作请求,根据所述开门操作请求打开所述目标格口,并获取所述目标格口的第一格口信息;
获取所述目标格口打开时的视频监控图像;
对所述视频监控图像进行分析,获得用户操作格口的第二格口信息;
若所述第一格口信息和所述第二格口信息不一致,则生成第一提醒信息。
一种智能柜物品存取装置,包括:
目标格口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格口的开门操作请求,根据所述开门操作请求打开所述目标格口,并获取所述目标格口的第一格口信息;
视频监控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格口打开时的视频监控图像;
操作格口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视频监控图像进行分析,获得用户操作格口的第二格口信息;
提醒信息生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格口信息和所述第二格口信息不一致,则生成第一提醒信息。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上述智能柜物品存取方法。
一个或多个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智能柜物品存取方法。
上述智能柜物品存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通过接收目标格口的开门操作请求,根据开门操作请求打开目标格口,并获取目标格口的第一格口信息;获取目标格口打开时的视频监控图像;对视频监控图像进行分析,获得用户操作格口的第二格口信息;若第一格口信息和第二格口信息不一致,则生成第一提醒信息。当快递员投递物品时,通过对视频监控图像进行格口坐标分析比对,可有效减少快递员投递格口错位或者投递格口空箱的误用现象;当用户取件时,对视频监控图像进行格口坐标分析比对,可有效减少用户取件格口错误或取件不及时造成物品丢失的误用现象。本发明降低了格口误用率,提升了智能柜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1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