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穿网络型有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01425.3 | 申请日: | 202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6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邵玲;杨帆;龚家全;彭银波;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隆胜四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67/00;C08L63/00;C08L33/00;C08L61/20;C08K5/5419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441200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有机 硅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互穿网络型有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聚硅氧烷低聚物、烷氧基硅烷、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合反应催化剂、聚合反应溶剂和氨基树脂;其中,聚硅氧烷低聚物、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0.25~0.96):(0.05~0.64):(0.10~0.81);烷氧基硅烷占聚硅氧烷低聚物的质量分数为0.5~18%;氨基树脂占聚硅氧烷低聚物、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总质量的1~25%。本发明所得有机硅树脂对有色金属特别是铜件、铜材质、铜合金和铝制品等金属材料的附着力有明显提高,实现对有色金属的保护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树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穿网络型有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硅树脂具有较好的耐高低温性、憎水性、电绝缘性以及耐候性等特点,对铁、铝、银和锡之类的金属粘接性较好,对玻璃和陶瓷也很容易粘接,但是对有色金属特别是铜材质的黏附力不是太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互穿网络型有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硅树脂对铜材质的黏附力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互穿网络型有机硅树脂:
其原料包括聚硅氧烷低聚物、烷氧基硅烷、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合反应催化剂、聚合反应溶剂和氨基树脂;其中,聚硅氧烷低聚物、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0.25~0.96):(0.05~0.64):(0.10~0.81);烷氧基硅烷占聚硅氧烷低聚物的质量分数为0.5~18%;氨基树脂占聚硅氧烷低聚物、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总质量的1~25%。
进一步地,烷氧基硅烷的结构通式为:
R1Si(OR2)3;
其中,R1为烃基;R2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
进一步地,聚硅氧烷低聚物的结构通式为:
(R3SiO3/2)a·(R4R5SiO2/2)b·(SiO2)c·R6
其中,R3SiO3/2、R4R5SiO2/2和SiO2分别表示T单元硅氧烷、D单元硅氧烷和Q单元硅氧烷,R3、R4和R5为相同或不同的烃基、芳基或烯基,R6为烷氧基官能团或羟基,a、b、c分别为大于等于0但不全为0的整数。
进一步地,聚酯树脂的羟基含量为5%~18%,固含量为80%,酸值低于10mgKOH/g,数均分子量为1000~15000。
;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为100~6000g/eq。
进一步地,丙烯酸树脂包括热固型羟基丙烯酸树脂,其酸值低于20mgKOH/g,羟值为50~260mgKOH/g。
进一步地,聚合反应催化剂占聚硅氧烷低聚物的质量分数为0.1%~1.5%;聚合反应催化剂为金属有机羧酸盐、钛酸酯类及有机锡催化剂中至少三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隆胜四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隆胜四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14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