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除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01207.X | 申请日: | 202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8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宋小良;蒋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0;C02F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李德溅 |
地址: | 2142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盐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除盐工艺,该除盐工艺步骤如下:A、将质量浓度不低于20%的含有可溶性盐的循环液输送至浓缩塔上部的喷淋装置;B、将温度为‑30℃~15℃的冷空气自浓缩塔的下部送入;C、步骤A中的喷淋装置向下喷淋循环液与步骤B中的冷空气在浓缩塔内充分接触,循环液降温使得可溶性盐达到过饱和的状态,液固混合物流出浓缩塔进行固液分离。本发明的除盐工艺采用环境空气作为冷源、采用空塔作为浓缩塔,能够有效降低塔内盐的结晶及管道堵塞的现象、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且可以大幅度减少外排废水量、降低废水处理成本;该除盐工艺配置简洁,投资省、效率高且节能效果明显,故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液循环液除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各类吸收液循环液中含有可溶性盐的质量浓度超过5%时的除盐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节能型除盐工艺。
背景技术
各类吸收液循环液中含有可溶性硫酸盐、亚硫酸盐在吸收循环过程中浓度会越来越高,如不及时排放,会造成塔内结晶、管道堵塞,严重影响吸收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如排放量过大,又会加重废水处理的成本,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节能型除盐工艺,该除盐工艺能够有效降低塔内盐的结晶及管道堵塞的现象,且可以大幅度降低废水处理成本,由于采用的环境气体移热,因此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节能型除盐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除盐工艺步骤如下:
A、将质量浓度不低于20%的含有可溶性盐的循环液输送至浓缩塔上部的喷淋装置;
B、将温度为-30℃~15℃的冷空气自浓缩塔的下部送入;
C、步骤A中的喷淋装置向下喷淋循环液与步骤B中的冷空气在浓缩塔内充分接触,循环液降温使得可溶性盐达到过饱和的状态,液固混合物流出浓缩塔进行固液分离。
所述步骤A中的循环液来自现有的吸收循环系统,且步骤C中的液固混合物经固液分离后的脱盐后液能够回送至吸收循环系统。
所述步骤A中的循环液中的可溶性盐为硫酸盐、亚硫酸盐。
所述步骤A和步骤C中的循环液的温度为30℃~60℃。
所述步骤B和步骤C中的冷空气采用鼓风机供应。
所述步骤A和步骤C中的喷淋装置的喷嘴采用大开孔孔实芯无堵塞喷嘴,喷淋装置的喷淋密度为2m3/(m2·h)~20m3/(m2·h)。
所述步骤C中的喷淋装置向下喷淋的循环液与供应的冷空气的质量比为1:0.5-5。
所述步骤C中的液固混合物流出浓缩塔时的温度为0℃~20℃,经固液分离后的脱盐后液中的可溶性盐的质量浓度为2%~20%。
所述步骤C中的冷空气经换热后通过浓缩塔顶部的除沫器除去夹带的液滴后外排。
所述步骤C中的浓缩塔流出的液固混合物送入缓冲罐内,缓冲罐内的液固混合物经搅拌混合均均匀后,通过泵或自流入压滤机或离心机,压滤机或离心机将固体结晶物分离出来作为成品外卖或进入固体堆放场存放、分离掉固体后的液体则流入脱盐后液储槽或现有的吸收循环系统中,所述脱盐后液储槽中的脱盐后液通过泵或自流入现有的吸收循环系统。上述过程还可以作为步骤D与步骤A-步骤C联合使用,用于处理含可溶性盐的脱硫循环液或其他工艺循环液。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除盐工艺采用环境空气作为冷源、采用空塔作为浓缩塔,能够有效降低塔内盐的结晶及管道堵塞的现象、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且可以大幅度减少外排废水量、降低废水处理成本;该除盐工艺配置简洁,投资省、效率高且节能效果明显,故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双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1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