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紫魁茶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快速建立繁殖体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01092.4 | 申请日: | 202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8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金炯亦;刘赟;林开勤;陈雨露;曾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白文佳 |
地址: | 55002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腋芽 外植体 快速 建立 繁殖 体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紫魁茶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快速建立繁殖体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当年新发的4~5月健康枝条,剪取长7~8cm的带腋芽的紫魁茶树嫩绿枝条,剪去叶片,保留腋芽附近的叶柄,消毒处理后,用无菌刀片将枝条切成带有1~2个腋芽的小段外植体,接种至腋芽萌发培养基中,待萌发培养基中的腋芽萌发到3cm左右时,将腋芽切下,基部斜切,接种至腋芽增殖培养基中,之后将长势基本一致,生长至2~3cm的丛生芽剪成1~3株单芽,接种至壮苗培养基中,选取长势好、高度5cm的无根苗,下端斜切,用无菌IBA溶液浸泡后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本发明实现了紫魁茶树高效的快繁体系,为建立紫魁茶树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紫魁茶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快速建立繁殖体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魁茶树是从贵州本地茶树湄潭苔茶群体种中筛选获得的茶树新品系,属于典型紫化茶树,茶苗短缺成为紫魁推广和应用的瓶颈。长期以来,紫化芽叶因制茶品欠佳而受到忽略,但随着茶叶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对紫化茶树资源的不断挖掘和创新利用,紫化茶树品种以其独具一格的茶叶品质、园林价值和保健功能得到重视,因此对紫化茶树品种的开发和品质提升的研究不断增加。
自茶树组织培养技术开展,已经从花药、茎段、胚状体等外植体中相继获得再生植株。茶树组培技术从最初的以茶树幼茎为外植体,研究茶树中咖啡碱的合成机理,到以茶树子叶、花药为材料诱导愈伤并分化得到再生植株,由于茶树材料不断多样和技术不断取得提高,在快速繁殖等方面取到了巨大的进展
快繁技术也叫离体繁殖或快速无性繁殖技术,茶树的离体快繁是指在无菌条件下,以人工控制环境作为辅助,使茶树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培养基中培养,短时间产生较多植株的技术。茶树快繁具有培养周期短、增殖率高和管理方便等优点,可使珍稀濒危茶种得以保存。其中腋芽培养因在后续培养中繁殖系数高,可以连续产生丛生芽,并且遗传稳定,所以通常作为首选材料。一般认为带腋芽茎段的培养中,使用MS培养基更优。目前,茶树茎段的分化研究与分子生物技术密切结合,愈伤的形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发植物细胞增殖有关,而芽的分化则与光合作用、次生代谢等有关。因此,针对紫魁茶树育苗数量不足的问题,可通过组培快繁体系为途径,从而为紫魁工厂化育苗与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贵州特色紫化茶树“紫魁”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高效快速繁殖体系的方法,实现了紫魁茶树的高效快繁,为建立紫魁茶树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以紫魁茶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快速建立繁殖体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带腋芽茎段消毒处理:选择当年新发的4~5月健康枝条,剪取长7~8cm的带腋芽的紫魁茶树嫩绿枝条,剪去叶片,保留腋芽附近的叶柄,消毒处理后,用无菌刀片将枝条切成带有1~2个腋芽的小段外植体;
S2、腋芽萌发:将所述的小段外植体接种至含有0.20g/L活性炭(AD,ActivatedCarbon)的腋芽萌发培养基中,该腋芽萌发培养基为MS+2.00mg/L 6-BA+0.90mg/L IBA+1.20mg/L GA3+0.20g/L活性炭,观察记录腋芽萌发生长情况45d,发现腋芽萌发率为94.29%,且芽苗生长快速,腋芽健壮,叶片舒展;
S3、腋芽增殖:待萌发培养基中的腋芽萌发到3cm左右时,将腋芽切下,基部斜切,接种至腋芽增殖培养基中,观察记录增殖芽的长势情况;
S4、 壮苗:将长势基本一致,生长至2~3cm的丛生芽剪成1~3株单芽,接种至壮苗培养基中,观察记录植株的长势情况并统计植株株高;
S5、生根:选取长势好、高度5cm左右的无根苗,用刀片将下端斜切,用无菌IBA溶液浸泡后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
S6、炼苗和移栽:待生根培养基中的紫魁植株的根长和根数适宜时,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无菌苗移至温室,打开瓶盖自然光条件下炼苗6d,移栽基质选择V黄壤土:V蛭石=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1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