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LAN感知测量建立终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80001136.7 | 申请日: | 2022-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3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董贤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76/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立智方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8 | 代理人: | 廖娟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wlan 感知 测量 建立 终止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WLAN感知测量建立终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WLAN感知测量建立终止方法包括:确定感知测量建立终止帧;其中,所述感知测量建立终止帧包括第一标识位和/或第二标识位;所述第一标识位指示所述感知发起端请求终止的感知测量过程的终止范围,所述第二标识位指示所述感知发起端请求终止的感知测量过程的触发类型;发送所述感知测量建立终止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知测量建立过程中的终止消息帧的格式。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WLAN感知测量建立终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技术在传输速率以及吞吐量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Wi-Fi技术所研究的内容例如320Mhz的带宽传输、多个频段的聚合及协同等,其主要的应用场景例如视频传输、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
具体地,多个频段的聚合及协同是指设备之间同时在2.4GHz、5.8GHz、6GHz及其他频段下进行通信,对于设备之间同时在多个频段下通信的场景,还需要定义新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机制来进行管理。此外,多频段的聚合及协同有望能够支持低时延传输。
在目前所研究的Wi-Fi技术中,可能会支持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感知(Sensing)技术。例如,在密集环境下(例如家庭环境及企业环境)的位置发现、接近检测(Proximity Detection)及存在检测(Presence Detection)等应用场景。在WLAN感知测量终止过程中,可对感知测量建立过程进行终止,感知发起端与感知响应端之间会交互终止消息帧进行终止,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感知测量建立过程中的终止消息帧的格式,以实现感知测量建立过程的终止。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LAN感知测量建立终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供一种感知测量建立过程中的终止消息帧的格式。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LAN感知测量建立终止方法,应用于感知发起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感知测量建立终止帧;其中,所述感知测量建立终止帧包括第一标识位和/或第二标识位;所述第一标识位指示所述感知发起端请求终止的感知测量过程的终止范围,所述第二标识位指示所述感知发起端请求终止的感知测量过程的触发类型;
发送所述感知测量建立终止帧。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WLAN感知测量建立终止方法,应用于感知响应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感知测量建立终止帧;其中,所述感知测量建立终止帧包括第一标识位和/或第二标识位;所述第一标识位指示感知发起端请求终止的感知测量过程的终止范围,所述第二标识位指示所述感知发起端请求终止的感知测量过程的触发类型;
根据所述感知测量建立终止帧,终止所述感知测量过程。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感知发起端,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感知测量建立终止帧;其中,所述感知测量建立终止帧包括第一标识位和/或第二标识位;所述第一标识位指示所述感知发起端请求终止的感知测量过程的终止范围,所述第二标识位指示所述感知发起端请求终止的感知测量过程的触发类型;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感知测量建立终止帧。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感知响应端,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80001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