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相变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604166.3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1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田绅;田庆丰;石晓冬;赵玉洁;覃博伦;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惠敏哲 |
地址: | 30013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 蓄热 装置 | ||
1.一种相变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热源换热器(2)、冷源换热器(3)、抽送机构(4)、相变材料层(5)以及与所述相变材料层(5)互不相溶的易挥发介质层(6);
所述冷源换热器(3)、所述易挥发介质层(6)、所述相变材料层(5)和所述热源换热器(2)沿所述壳体(1)的顶部至所述壳体(1)的底部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抽送入口以及抽送出口,所述抽送机构(4)分别与所述抽送入口和所述抽送出口连通,以将所述易挥发介质层(6)抽送至所述热源换热器(2)处以与所述热源换热器(2)接触换热,以使所述易挥发介质层(6)气化并向上流动时与所述相变材料层(5)换热,以使所述相变材料层(5)蓄热并融化为液相;
所述冷源换热器(3)用于与所述易挥发介质层(6)接触换热,以使所述易挥发介质层(6)冷却并与所述相变材料层(5)换热,以使所述相变材料层(5)释热并冷凝为固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导气管(7),所述导气管(7)的一端位于所述相变材料层(5)的底部,所述导气管(7)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易挥发介质层(6)内,以使经所述热源换热器(2)气化后的所述易挥发介质层(6)可沿所述导气管(7)向上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7)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导气管(7)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7)沿竖直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装置还包括振动机构(8),所述振动机构(8)位于所述相变材料层(5)与所述易挥发介质层(6)的交界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变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8)包括超声波发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相变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送机构(4)包括抽送泵(41)以及分设在所述抽送泵(41)两端的两个连接管(42),两个所述连接管(42)中的一者的一端与所述抽送泵(41)连通,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易挥发介质层(6)内;两个所述连接管(42)中的另一者的一端与所述抽送泵(41)连通,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相变材料层(5)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相变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周设置有保温层(1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相变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装置还包括泡沫金属层(9),所述泡沫金属层(9)位于所述相变材料层(5)与所述热源换热器(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相变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层(5)为石蜡层;
和/或,所述易挥发介质层(6)为乙醇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6041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式隔离变压器线圈绕制涨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电辊生产用连续化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