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吸附核酸的植绒型咽拭子有效
申请号: | 202223602729.5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53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黄陈莹;谢宇鹏;钟启德;周彩洪;刘宝文;钟乾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医波(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荔信律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82 | 代理人: | 郑耀敏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新园路12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核酸 植绒型咽拭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吸附核酸的植绒型咽拭子,包括采集部、支撑杆部和保存管部;采集部上均匀设置有植绒毛,用于采集核酸;且该采集部的一端向外弯折,以使采集部的两端呈钝角分布;支撑杆部一端与采集部固接;保存管部一端与支撑杆部可拆卸连接,且其与采集部之间具有采集位置和保存位置;其中,在采集位置时,采集部位于保存管部外,且其弯折的一端用于采集咽喉后壁;在保存位置时,采集部插设于保存管部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绒型咽拭子能够解决现有植绒型咽拭子对咽喉后壁的采集不充分,以及需要额外携带保存容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吸附核酸的植绒型咽拭子。
背景技术
咽喉部是人体呼吸道疾病病毒聚集较多的地方。目前,咽拭子检查是采用咽拭子从人体咽部采集分泌物,再将拭子头浸入病毒保存液内,运往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而传统的咽拭子一般使用海绵式咽拭子,但海绵式咽拭子普遍存在与咽部的接触面积较少,导致采集量不足的问题,因此,目前出现了一种植绒型咽拭子,其拭子头外侧具有植绒层绒毛,能够有效提高拭子头与咽部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对咽部的采集量。然而该植绒型咽拭子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该植绒型咽拭子的拭子头呈梭子状,咽拭子检查时,该植绒型咽拭子仅能通过拭子头上的部分绒毛接触到咽喉后壁,导致该植绒型咽拭子对咽部核酸的采集仍不够充分,且检查时,还需要额外携带保存容器和病毒保存液,给咽拭子采集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吸附核酸的植绒型咽拭子,能够解决现有植绒型咽拭子对咽喉后壁的采集不充分,以及需要额外携带保存容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吸附核酸的植绒型咽拭子,其包括:
采集部,该采集部上均匀设置有植绒毛,用于采集核酸;且该采集部的一端向外弯折,以使采集部的两端呈钝角分布;
支撑杆部,该支撑杆部一端与采集部固接;
保存管部,该保存管部一端与支撑杆部可拆卸连接,且其与采集部之间具有采集位置和保存位置;
其中,在采集位置时,采集部位于保存管部外,且其弯折的一端用于采集咽喉后壁;在保存位置时,采集部插设于保存管部内。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保存管部包括透明管件和弹性密封件;透明管件的一端具有开口,且透明管件该端与支撑杆部可拆卸连接;透明管件内容纳有病毒保存液;弹性密封件设于透明管件与支撑杆部之间,用于密封二者的连接处。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支撑杆部上开设有外螺纹;弹性密封件呈环状,并固接于透明管件的开口处,且弹性密封件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保存管部的外轮廓呈方形。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支撑杆部远离采集部的一端设有方形握持块,用于供使用者握持并施力旋转支撑杆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吸附核酸的植绒型咽拭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绒型咽拭子的采集部和保存管部处于采集位置时,采集部位于保存管部外,可用于采集咽喉核酸,且采集部向外弯折的一端能够增加采集部与咽喉后壁的接触面积,以便充分采集咽部核酸,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植绒型咽拭子对咽喉后壁的采集不充分的问题。
该植绒型咽拭子的采集部和保存管部处于保存位置时,采集部封闭于保存管部内,能够有效避免吸附有核酸的采集部不被外部环境污染,影响后续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医波(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医波(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602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节
- 下一篇:一种具有滑动翻转和摆动功能的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