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区观光车座椅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600079.0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36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雅西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4 | 分类号: | B60N2/04;B60N2/01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吴红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区 观光 车座 调节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区观光车座椅调节机构,属于景区观光车座椅技术领域,包括托板、调节板和座椅部,所述托板和调节板之间通过两个纵向调节部进行连接,且调节板与座椅部之间通过两个横向调节部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当旅游人员乘坐观光车时,可通过移动第一活动槽内部的第一调节锁扣,实现对座椅部前后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当乘坐人员体型较大时,需要对座椅部左右的间距进行调节时,通过移动第二活动槽内部的第二调节锁扣实现对座椅部的调节,同时在缓冲簧的作用下,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区观光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景区观光车座椅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景区观光车是属于区域用电动车的一种是种专为旅游景区,公园,大型游乐园,封闭社区,校园,花园式酒店,度假村,别墅区,城市步行街,港口等区域开发的自驾游,区域巡逻,代步专用的环保型电动乘用车辆,景区观光车上还安装有座椅供旅游人员进行乘坐。但是目前的座椅都是固定安装在景区观光车上,无法进行座椅之间间距的调节,导致部分体积较大的旅游人员在乘坐时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景区观光车座椅调节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区观光车座椅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区观光车座椅调节机构,包括托板、调节板和座椅部,所述托板和调节板之间通过两个纵向调节部进行连接,且调节板与座椅部之间通过两个横向调节部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座椅部包括座垫,所述座垫通过两个连接块与靠垫连接,所述靠垫通过连接板与托垫连接。
优选的,所述座垫和靠垫上均设置有防滑条。
优选的,所述纵向调节部包括形成在托板顶表面的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调节锁扣,所述第一调节锁扣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调节板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向调节部包括形成在调节板顶部的第二活动槽,且第二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调节锁扣,所述第二调节锁扣的顶部安装有缓冲块,且缓冲块的顶部安装有缓冲杆,且缓冲杆的端部与座垫的底部连接,所述缓冲杆的外侧壁套设有缓冲簧,且缓冲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垫和所述缓冲块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槽的内部与第二调节锁扣匹配设置,且第二活动槽内部的形状与第二调节锁扣的形状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旅游人员乘坐观光车时,可通过移动第一活动槽内部的第一调节锁扣,实现对座椅部前后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当乘坐人员体型较大时,需要对座椅部左右的间距进行调节时,通过移动第二活动槽内部的第二调节锁扣实现对座椅部的调节,同时在缓冲簧的作用下,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靠垫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活动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座椅部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托板示意图。
图中:1、托板;2、调节板;3、座垫;4、连接块;5、靠垫;6、连接板;7、托垫;8、第一活动槽;9、第一调节锁扣;10、连接杆;11、第二活动槽;12、第二调节锁扣;13、缓冲块;14、缓冲杆;15、缓冲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雅西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雅西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600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更换对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结构和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