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限位结构的抗震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91540.0 | 申请日: | 202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13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贤;张廷松;曹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元智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创业产业***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限位 结构 抗震 支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限位结构的抗震支座,包括第一座板,所述第一座板的底面的两侧设置有挡块结构;摆动体,所述摆动体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座板的底面滑动接触;第二座板,所述第二座板的顶面与所述摆动体的底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座板至少形成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座板的侧壁面,当所述第一座板进行减震滑移时,所述挡块结构的外侧壁面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接触并被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挡止。第一座板的两侧的挡块结构能够同时受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限制,从而保证限位作用力的最大化,进而避免第一座板减震滑移量过大而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支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双限位结构的抗震支座。
背景技术
在桥梁、建筑的上、下部间设置减隔震支座,能有效减少地震对结构破坏,其中:摩擦摆支座利用钟摆原理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少地震引起的动力放大效应,将动能转化为势能与热能,有效地隔离和消耗地震能量,减隔震效果明显,同时还具有支撑能力大、寿命长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减隔震支架在进行抗震时,上层底板(与桥梁连接的底板)会进行抗震滑移,以此来消耗地震能量,为避免上层底板滑移量过大而脱落,减隔震支架通常设置限位结构。在现有技术中,限位结构通常由下层底板(与建筑连接的底板)的侧壁面挡止上层底板的限位块或挡块来实现。上述限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在上层底板进行抗震滑移时,仅仅单侧的限位块或挡块被挡止,使得上层底板受到的限位作用力较小且不均衡,极易导致上层底板滑移量过大而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限位结构的抗震支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限位结构的抗震支座,包括:
第一座板,其顶面为安装面,用于和梁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座板的底面的两侧设置有挡块结构;
摆动体,所述摆动体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座板的底面滑动接触;
第二座板,所述第二座板的顶面与所述摆动体的底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座板的底面为平面结构,用于和桥墩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座板至少形成第一限位结构,当所述第一座板进行减震滑移时,所述挡块结构的内侧壁面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接触并被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挡止;
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座板的侧壁面,其中,当所述第一座板进行减震滑移时,所述挡块结构的外侧壁面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接触并被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挡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双限位结构的抗震支座,包括第一座板、摆动体、第二座板。第一座板用于桥梁进行连接,第二座板用于和建筑(例如桥墩)进行连接,摆动体则用于保证第一座板进行减震滑移。具体地,当桥梁受到作用力后,第一座板通过滑动来减弱和消耗地震能量,进而实现抗震减震的过程。在上述基础上,第二座板的侧壁面构成第一限位结构,具体地,当第一座板进行减震滑移时,第二座板的侧壁面与其中一侧的挡块结构接触,并对其施加作用力,以实现第一座板减震滑移的限位,避免第一座板滑移量过大。此外,在第二座板的侧壁面增加了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对其中另一侧的挡块结构进行限制。具体地,当第一座板进行减震滑移时,其一侧的挡块结构的内侧壁面被第二座板的外侧壁面挡止,与此同时,另一侧的挡块结构的外侧壁面被第二限位结构的内侧壁面挡止,也就是说,第一座板的两侧的挡块结构能够同时受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限制,从而保证限位作用力的均衡,进而避免第一座板减震滑移量过大而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具有双限位结构的抗震支座,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所述第二座板的侧壁面,当所述第一座板进行减震滑移时,其中一侧的所述挡块结构的内侧壁面被所述第二座板的侧壁面挡止,以及其中另一侧的所述挡块结构的外侧壁面被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挡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元智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元智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91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清理结构的挤压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手臂的压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