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前部排水进风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530295.2 | 申请日: | 2022-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33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宋海泉;李宇彤;刘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B60R13/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覃俊宇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前 排水 结构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车前部排水进风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该车前部排水进风结构包括空气室盖板、第一进气件、第二进气件、引流件和导水管总成,空气室盖板上设有主排水部和过气部,主排水部连通导水管总成,导水管总成位于主排水部之下并通向车外部;过气部与第一进气件连通,第一进气件与第二进气件连通,第二进气件与空调系统的进风口连通;第二进气件上设有辅排水口,引流件位于第一进气件与过气部的连通处之下,并位于第一进气件和第二进气件之间,用于引导流入第一进气件的水经辅排水口排出。该结构能有效降低整车重量,且需求的布置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车前部排水进风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前部结构通常包括空气室盖板(又称通风盖板)和位于空气室盖板之下的钣金流水槽,此二者是车前部进行排水进风动作时起重要作用的零部件,使车辆能畅通无阻地将车外空气送入空调系统中,并能在诸如下雨或洗车时能及时排出从前挡风玻璃总成上流下的水。
一般来说,空气室盖板和钣金流水槽为一上一下地横亘在车前部的条形零件;如此设置的缺点在于:
1、钣金流水槽的重量较重,不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2、钣金流水槽占用的车前舱空间较多,会直接增加车前部内管路、线路和其他零部件的布置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车前部排水进风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前部排水进风结构包括空气室盖板、第一进气件、第二进气件、引流件和导水管总成,所述空气室盖板上设有主排水部和过气部,所述主排水部连通导水管总成,所述导水管总成位于所述主排水部之下并通向车外部;所述过气部与所述第一进气件连通,所述第一进气件与所述第二进气件连通,所述第二进气件与空调系统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气件上设有辅排水口,所述引流件位于所述第一进气件与所述过气部的连通处之下,并位于所述第一进气件和所述第二进气件之间,用于引导流入所述第一进气件的水经所述辅排水口排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气件位于所述第二进气件之上,所述第一进气件的上端与所述过气部连通并位于所述过气部之下,所述第一进气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进气件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二进气件之上,所述辅排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件的下端;所述引流件包括引流本体,所述引流本体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进气件之下,所述引流本体的下端位于所述辅排水口之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进气件包括连为一体的深部、浅部和挡壁,所述挡壁设置在所述深部与所述浅部的交界处,所述深部和所述浅部具有上开口结构并均连通所述第一进气件,所述深部的高度大于所述浅部,所述深部具有相对于所述浅部向下延伸的部分结构,所述辅排水口设置在位于所述浅部之下的该部分结构上。
可选地,所述引流件还包括倾斜设置在所述辅排水口上方的引流本体,以及自所述引流本体的上边沿向后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一进气件固定连接;所述引流本体的下端伸入所述深部中,并具有挡在所述挡壁的前方的一部分。
可选地,所述引流本体的下边沿倾斜指向所述辅排水口,和/或,所述深部的下侧壁朝所述深部上设有所述辅排水口的一端倾斜。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气件包括第一连接盖板部和自第一连接盖板部向后延伸形成的凸部,所述翻边固定在所述凸部上,所述凸部盖设于所述浅部上,且所述凸部的一部分越过所述浅部的正上方覆在所述深部的一部分以及所述挡壁上。
可选地,所述空气室盖板上设有一个过气部和两个主排水部,两个主排水部分别位于过气部的左右两侧;所述车前部排水进风结构还包括前围总成和前挡风玻璃总成,所述前围总成上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空气室盖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前挡风玻璃总成相接的分流部,以及立于所述分流部前侧的横挡墙和纵挡墙,所述横挡墙沿实车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纵挡墙包括边沿纵挡墙,两个所述边沿纵挡墙分别位于所述横挡墙的左右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横挡墙之间形成缺口,令所述分流部上的水能经所述缺口流至所述主排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302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尼龙再生料用的回收处理利用装置
- 下一篇:塔机吊点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