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流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87074.1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64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安;周纬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福太隆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85 | 分类号: | H02H7/085;H02H3/08;H02H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孙兆兵 |
地址: | 2018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属于保护电路技术领域,包括MOS管Q1,MOS管Q1的漏极连接有外接负载;监测电路,与MOS管Q1电连接,所述监测电路包括控制芯片MCU,其中,控制芯片MCU向MOS管Q1输出周期性的PWM信号,MOS管Q1根据周期性PWM信号产生相应的电压值,通过控制芯片MCU的输入引脚采集该电压值以监测外接负载工作时的驱动电流。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芯片MCU发出周期性的PWM信号并实时通过AD引脚监测MOS管Q1的压降,AD引脚处的电压与MOS管Q1的压降呈正比,进而监测驱动电流的大小,整个过流保护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制造成本低,且占用空间小,在实现过流保护的同时还能监测MOS管Q1是否短路,功能多样,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护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流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电机驱动的设计中,需要设计电流采样电路,实时监控驱动电流,防止电流过大,损坏产品,目前普遍用的设计都是在驱动电路上串联一颗电流采样电阻,将驱动电流转换成电压,再经过运放电路将其电压值进行放大后传送给MCU进行采集,达到监控电流,实现过流保护的功能。目前设计电路中用到了运放模块,随着晶圆越来越少,这种集成芯片的成本也会随之增长,交期也会越来越长,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同时目前的设计电路使用的元器件数量也较多,占用PCB板的空间较多,PCB板布局受限。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过流保护电路,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过流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1的漏极连接有外接负载;监测电路,与MOS管Q1电连接,所述监测电路包括控制芯片MCU,其中,控制芯片MCU向MOS管Q1输出周期性的PWM信号,MOS管Q1根据周期性PWM信号产生相应的电压值,通过控制芯片MCU的输入引脚采集该电压值以监测外接负载工作时的驱动电流。
在上述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中,所述监测电路包括二极管D1,所述控制芯片MCU的输入引脚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当控制芯片MCU输出PWM信号时,通过控制芯片MCU的输入引脚采集MOS管Q1的电压值以监测外接负载工作时的驱动电流。
在上述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中,当控制芯片输出PWM信号时,控制芯片MCU的输入引脚通过监测MOS管Q1内阻压降以实现对驱动电流的监测。
在上述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中,所述监测电路还包括电容C1,电阻R2以及电阻R3,其中,电阻R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1接地,电阻R3连接二极管D1的一端还通过电阻R2连接工作电压。
在上述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中,PWM信号处于高电位时,电容C1放电;PMW信号处于低电位时,电容C1充电。
在上述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中,所述电容C1的充电时间常数大于PWM信号的周期。
在上述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中,MOS管Q1的栅极连接有电阻R1,并通过电阻R1连接控制芯片MCU,MOS管Q1的源极接地。
在上述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中,外接负载还连接有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通过控制芯片MCU发出周期性的PWM信号并实时通过AD引脚监测MOS管Q1的压降,AD引脚处的电压与MOS管Q1的压降呈正比,进而监测驱动电流的大小,整个过流保护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制造成本低,且占用空间小,在实现过流保护的同时还能监测MOS管Q1是否短路,功能多样,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福太隆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福太隆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870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模具
- 下一篇:高效一体成型钻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