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走装车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51999.0 | 申请日: | 202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14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龙;张洪勋;卢衍湘;黄炜焕;王红龙;曹洋洋;陈伟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22 | 分类号: | B65G69/22;B65G6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李荣耀 |
地址: | 364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装车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走装车平台,包括平台本体;载板;用于对所述载板进行来回驱动的载板驱动机构;主动轮组,包含固定装置于所述平台本体中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向下可升降安装有导向座,导向座的下侧可转动安装有车桥座,所述车桥座上固定装置有第一车桥,所述第一车桥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安装有相应的主动轮;一组从动轮组,包含固定装置于所述平台本体两侧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向下倾斜安装有支撑臂,另一侧分别向下可升降安装有摆臂,所述摆臂上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第二车桥,所述第二车桥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安装有相应的从动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没有外界牵引设备的介入下,即可有效实现自行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走装车平台,其能够在不影响货物装载的基础上有效实现自行走,从而有效进一步提升设备的适应性。
背景技术
厢式货车的装车方式可以通过装车平台实现,通过人工、或器械将货物搬运至装车平台的载板上,再通过装置于装车平台上的载板驱动装置将载板、以及货物同步驱动送入厢式货车的车厢内,然后在升降设置的推板的作用下,有效于载板的退回过程中对货物进行阻挡,从而将载板从车厢内抽离,进而将货物装载在厢式货车的车厢内。
传统的装车平台一般通过相应的支撑油缸进行支撑,其只能固定设置于某个区域内,由于装车平台的固定设置,导致货车的装车只能局限于该区域内进行装车,给装车平台的使用适应性造成极大的局限。因此,可升降设置有滚动支撑机构的装车平台开始被运用,装车时,滚动支撑机构上升至支撑油缸的上侧,通过支撑油缸对装车平台进行支撑;需要将装车平台移动到其他场地进行装车时,则将滚动支撑机构下降至支撑油缸的下侧,以对装车平台形成滚动支撑,此时,在外界牵引设备的牵引下即可实现装车平台的移动,从而有效提升装车平台的使用适应性。但是,这样的装车平台在移动时,需要有外界牵引设备的介入方能够实现,从而给装车平台的移动造成一个比较大的限制,导致装车平台的使用适应性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有效提升。
因此,在不影响货物装载的基础上,设计一款能够在没有外界牵引设备的介入下,即可有效实现自行走,从而有效切实提升设备的使用适应性的自行走装车平台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走装车平台,该自行走装车平台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走装车平台,包括
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向下固接有一组相应的固定油缸;
载板,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平台本体的上侧面,所述平台本体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载板进行来回驱动的载板驱动机构;
主动轮组,固定装置于所述平台本体的底部一侧,所述主动轮组包含固定装置于所述平台本体中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通过一组第一支撑油缸向下可升降安装有相应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的下侧可转动安装有车桥座,所述车桥座上固定装置有第一车桥,所述第一车桥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安装有相应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分别由相应的转动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一组从动轮组,分别固定装置于所述平台本体的底部另一侧,所述从动轮组包含固定装置于所述平台本体两侧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向下倾斜安装有相应的支撑臂,固定座的另一侧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油缸向下可升降安装有相应的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铰接到所述第二支撑油缸的活塞柱,摆臂的另一端铰接到所述支撑臂的底部,所述摆臂上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第二车桥,所述第二车桥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安装有相应的从动轮。
所述载板是由载板本体前侧固接前端载板组成,所述前端载板与载板本体均由工程塑料制成,且所述前端载板的上端面向下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51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车载感知系统测试平台
- 下一篇:一种纸质容器生产设备的热风循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