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49189.1 | 申请日: | 202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03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马焕祥;牛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旭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叶桂萍;方宁 |
地址: | 31582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 ||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有:
罐体(1),设有流入口(11)和流出口(12);以及
气液分离管(2),用于将制冷剂中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分离;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分离管(2)为由内管(21)和外管(22)构成的双层管构造,所述内管(21)与所述流出口(12)连接且垂直设于所述罐体(1)内,所述外管(22)套设在所述内管(21)的外周,所述外管(22)和内管(21)之间形成供气相制冷剂下行的第一流动区(23),而所述内管(21)与所述第一流动区(23)连通而形成供气相和/或液相制冷剂上行至压缩机吸入侧的第二流动区(24),所述内管(21)的顶部至少局部高出所述外管(22)设置,并在局部高出的部分设置有均压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呈板状的肋(211),各个肋(211)位于所述第一流动区(23)内,所述均压孔(3)则设置在其中两个相邻的肋(2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敞口,而所述流入口(11)和流出口(12)则开设在能封住所述罐体(1)之顶部敞口的端盖(4)上,所述内管(21)的局部高出的部分包括有伸入所述端盖(4)之流出口(12)的第一部分(212)以及供所述均压孔(3)设置的第二部分(2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之流出口(12)的口部周缘设置有内台阶(121),所述内管(21)的第一部分(212)包括有与内台阶(121)相配合的第一头部(212a)以及位于第一头部(212a)下方的第一颈部(212b),所述第一颈部(212b)伸入端盖(4)的流出口(12),所述第一头部(212a)的外围相较第一头部(212a)更向外膨大,所述第一头部(212a)通过压入的方式内嵌固定于所述内台阶(1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阻油盖(5),所述阻油盖(5)通过卡扣的形式扣接在所述端盖(4)上,并借助所述气液分离管(2)的各个肋(211)而被夹持在所述端盖(4)和气液分离管(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油盖(5)包括有与所述端盖(4)间隔设置的顶壁(51),所述阻油盖(5)的顶壁(51)开设有供所述内管(21)的第一部分(212)穿过的开孔(511)而所述开孔(511)的孔壁还向外延伸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凹部(512),对应地,所述端盖(4)之流出口(12)的口部向所述阻油盖(5)所在方向向下延伸有延伸段(41),所述延伸段(41)的端面设有能嵌入所述定位凹部(512)的嵌入部(411),所述嵌入部(411)的厚度小于定位凹部(512)的厚度,以实现所述阻油盖(5)通过卡扣的形式扣接在所述端盖(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51)的外侧边缘竖直向下延伸有外环壁(513),所述外环壁(513)与所述罐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供液相制冷剂沿着罐体(1)的内壁移动而流下至罐下部的第三流动区(6),以及围绕该开孔(511)并呈放射状设置的至少两条供气相和/或液相制冷剂导流至第三流动区(6)的导流凸筋(5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2)的下端部通过压入的方式内嵌固定于过滤器(7)的上部,所述过滤器(7)一体设置有回油件(8),所述回油件(8)的底部中央开设有油返回孔(81),所述回油件(8)被设置在所述外管(22)的下端部和所述过滤器(7)的壳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旭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旭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491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流泵叶片钻孔装置
- 下一篇: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