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蓝宝石晶锭非平面掏棒的无齿筒刀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20903.4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25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左洪波;杨鑫宏;阎哲华;李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2 | 分类号: | B28D5/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孟宪会 |
地址: | 150431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蓝宝石 晶锭非 平面 无齿筒刀 | ||
一种用于蓝宝石晶锭非平面掏棒的无齿筒刀,涉及蓝宝石单晶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筒刀的刀齿间存在断点,掏取非平面晶体时,刀齿间的断点持续与晶体表面接触产生磕碰,易使刀齿脱落;并且排屑的性能较差的问题。由于刀刃采用环形金刚石刀刃,可直接对任意形态晶体直接掏棒,无需预加工;利用刀体的圆周外表面上均匀的加工有多条螺旋式凹槽,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对冷却水产生向下的压力,对冷却水不断加压,随着掏棒位置的不断深入,加压行程不断增加,使冷却水压力能够与掏棒深度保持正比关系,并且再结合每条螺旋式凹槽的末端加工有通孔,可有效的增加冷却水水流的冲击力,提高筒刀的排屑性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蓝宝石单晶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宝石单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蓝宝石晶锭非平面掏棒的无齿筒刀。
背景技术
蓝宝石的组成为氧化铝(Al2O3),是由三个氧原子和两个铝原子以共价键型式结合而成,其晶体结构为六方晶格结构。蓝宝石晶体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一般不溶于水和不受酸、碱腐蚀,同时蓝宝石晶体硬度很高,为莫氏硬度9级,仅次于最硬的金刚石。由于蓝宝石的光学穿透带很宽,具有很好的透光性。因此被大量用在光学原件、红外装置、高强度镭射晶片材料及光罩材料上,它具有高声速、耐高温、抗腐蚀、高硬度、高透光性、熔点高等特点,它是一种相当难加工的材料,因此常被用来作为光电元件的材料。
目前超高亮度LED的品质取决于氮化镓磊晶的材料品质,而氮化镓磊晶品质则与所使用的蓝宝石基板表面加工品质息息相关,蓝宝石C面与Ⅲ-Ⅴ和Ⅱ-Ⅵ沉积薄膜之间的晶格常数失配率小,同时符合氮化镓磊晶制程中耐高温的要求,使得蓝宝石晶片成为制作LED的关键材料。根据不同产品的技术要求,蓝宝石晶体在掏棒加工过程中,需要有效的增加出材。目前晶体掏棒所应用的筒刀为有齿筒刀,刀齿间存在断点,掏取非平面晶体时,刀齿间的断点持续与晶体表面接触产生磕碰,易使刀齿脱落,需先对晶体进行平面预加工;另一方面,设备的冷却水水压恒定,随着掏棒位置的逐渐加深,排血行程逐渐增大,对于深处的晶体碎屑无法充分排出,易导致晶棒划伤。
综上所述,现有筒刀的刀齿间存在断点,掏取非平面晶体时,刀齿间的断点持续与晶体表面接触产生磕碰,易使刀齿脱落;并且排屑的性能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筒刀的刀齿间存在断点,掏取非平面晶体时,刀齿间的断点持续与晶体表面接触产生磕碰,易使刀齿脱落;并且排屑的性能较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用于蓝宝石晶锭非平面掏棒的无齿筒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蓝宝石晶锭非平面掏棒的无齿筒刀,其组成包括刀柄1、卡点机构2、刀体3和刀刃6;
刀体3的顶端设有刀柄1,刀柄1的圆周外表面上均匀的设有两个盲孔,且每个盲孔的内部设有卡点机构2,刀体3的底端设有刀刃6;
进一步的,所述的刀体3的圆周外表面上均匀的加工有多条螺旋式凹槽4;
进一步的,所述的刀体3上每条螺旋式凹槽4的末端加工有通孔5;
进一步的,所述的每两条螺旋式凹槽4的末端通孔5之间的间隔角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刀刃6为环形金刚石刀刃;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点机构2包括卡头7和弹簧8;卡头7的一端与弹簧8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簧8的另一端与刀柄1上盲孔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头7与刀柄1上盲孔的内部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20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负压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