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层储能箱体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93912.9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46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众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4;H01M50/256;H01M50/289;H01M50/2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侯晔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层 箱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层储能箱体,属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侧框板固定连接而成的箱体框以及固定连接于箱体框底部的下盖板,下盖板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有流道板,流道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不同形状的流道凹型槽,相对应的流道板内表面形成不同形状的流道凸型圈,各个流道凸型圈之间形成的间隙被下盖板全面覆盖后形成液体流道;流道板的底表面横向固定有承重结构,承重结构在底表面固定,不占用箱体内部容积,还起到防护流道板的作用,无需额外平流板的防护,还因为配置了承重结构,通过其承载箱体的整体重量,侧框板和下盖板也就可以设置为单层结构,进而提高了箱体整体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层储能箱体。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因环保、安全、性价比高、购车成本低和保值率高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地使用。电能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能源,在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汽车随着现代发展的趋势使用越来越广泛,新能源电池箱体框的重量随着电池的增多而加重,现有的新能源电池箱体框都是通过减轻箱体框自身重量来解决重量问题。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框为铝件,铝件质地较软,多数承重效果不好,电池模组的数量过多会导致安装电池模组后,电池箱体框变形挤压,对电池模组造成损害,对驾驶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员增加了一定的危险性,而且,为了提高冷却效果,多数箱体都是不密封的,容易使灰尘之类的进入内腔,时间长了使电池模组受损更严重。
随着对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要求的提高,整个储能箱体为了提高储能量,需要尽可能多的增加箱体容腔中的电池模组数量,但随着模组数量的增加,铝质的箱体框承重有限,而且,也会造成流道板电池热管理的不均衡。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220657168.X的申请案,公开日2022.10.28,公开了一种电池箱体,所述电池箱体包括框架和承重组件,所述框架围成上下贯通的安装区,所述承重组件设在所述安装区的底部,所述承重组件包括多个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与所述框架相连,所述承重梁与所述框架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承重梁之间形成连通所述安装区与外界的连通孔,该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体承重能力虽强,但占用了安装区的空间,会减少电池模组的安装容量。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新能源汽车储能箱的铝件箱体框因电池模组的数量过多会导致电池壳体变形挤压,对电池模组造成损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层储能箱体。通过在流道板的底表面横向固定有承重结构,可以在不减电池模组的情况下同时又不影响电池硬度,使汽车能更好地运行,使汽车运行的效率更高,同时更加的安全,且能够更好地防止电池模组过多而导致电池变形。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层储能箱体,包括由4个侧框板固定连接而成的箱体框以及固定连接于箱体框底部的下盖板,侧框板和下盖板均为单层结构,下盖板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有流道板,所述流道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不同形状的流道凹型槽,相对应的流道板内表面形成不同形状的流道凸型圈,各个流道凸型圈之间形成的间隙被下盖板全面覆盖后形成液体流道;所述流道板的底表面横向固定有承重结构,承重结构在底表面固定,不占用箱体内部容积,还起到防护流道板的作用,无需额外平流板的防护,相当于将现有的下盖板和平流板合二为一,液体流道也就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效果提高;而且,因为配置了承重结构,通过其承载箱体的整体重量,侧框板和下盖板也就可以设置为单层结构,也就提高了箱体整体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承重结构包括承重板以及由承重板向两侧延伸形成的翼板,所述承重板及其两侧的翼板形成中凸的板拱形状;所述承重结构通过其翼板固定于流道板的底表面,不影响储能箱体内部电池模组的安装的同时,达到承重的目的,承重板和翼板形成中凸的板拱形状,使壳体的承重力分散式卸力,还能达到箱体散热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众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众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93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挥通信警报显示屏支架升降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丝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