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进风降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84017.0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96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军;耿德福;欧阳成;叶艳;王翔宇;李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0 | 分类号: | B60H1/30;B60H1/00;B01D50/20;B01D45/06;B01D45/02;B01D4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郭丽娜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进风降噪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进风降噪装置,包括进风百叶窗、水气分离箱、百叶窗电动推杆、折流挡板电动推杆、带孔隔板和亲水材料;水气分离箱进风侧安装有所述进风百叶窗,进风百叶窗与车厢侧面呈夹角状,百叶窗电动推杆与进风百叶窗连接,用于调整进风百叶窗叶片和车厢夹角;水气分离箱进风处设有多个可改变空气流动方向的折流挡板;水气分离箱顶部设有出风口,底部设有放水口;水气分离箱后部安装有多层带孔隔板,带孔隔板上设有亲水材料,水气分离箱顶壁上设有出风口,气体从出风口排出;底部设有放水口将积水排出车厢。该多功能进风降噪装置为矩阵式防水进风降噪装置,以解决电源车在高温或雨天使用特别是暴雨等特殊工况的适应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进风防水降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进风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车作为应急电源,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救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极端天气,例如暴雨或高温。常规电源车要满足机组风量的要求,需要进风装置有足够大的进风通道,但为了尽可能减小噪声,进风装置需作降噪处理。同理,由于进风装置是外界和机组仓完全想通的通道,而机组仓在机组启动后是背压状态,当外界有水汽,尤其是暴雨状态下,外界水分很容易进入机组仓,故进风装置需要做防水处理。
而电源车行业标准QCT911规定的使用环境条件为降雨量不大于8mm/h。之所以有如此要求是因为目前电源车进风窗和简单的降噪隔声装置,仅能实现防止较小雨量的雨水进入,无法防止水雾的进入。一旦水雾进入后可能会在机组舱内各部件上凝结滴落,可能会导致电气短路等故障。因而引发较为严重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
普通电源车进风装置更加注重于防止噪声的溢出,其结构形式为采用多列V型、Z型或W型的固定式折流挡板以实现降噪和防水的作用。从降噪效果讲,由于各折流挡板相邻之间存在折叠区域,所以各种折流挡板会随着折弯次数增加,声音折叠次数增加,所以降噪效果越好,但通风效果会随着折叠次数增加效果越差。由于常规折流挡板采用固定式,只能较好满足一个温度条件下应用工况,但是某些地域温差很大,常规折流挡板不能满足各种温度工况。从水气分离的原理来讲,普通发电车采用的是重力沉降和折流分离的原理。虽然普通电源车也会在百叶窗后部设置丝网,但其目的主要是用于防鼠和防止树叶等杂物吸入,其线径和网孔较粗,且钢丝网为单层结构,其对于水气丝网分离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普通发电车百叶窗的开启角度是固定的,只存在两种状态即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当雨水较小的情况,普通电源车的进风窗结构有一定的防雨作用,但当雨水较大时特别是伴随大风和水雾的情况下其效果会明显下降。
根据上述分析,普通电源车不能满足各温度工况通风要求,且进风窗结构防雨效果较差且无法防止水雾的进入。本实用新型进风装置的关键技术在于最大限度的满足各温度工况下的通风要求,同时防止雨水和水雾的进入,采取有效措施将吸入的水雾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并导出到车厢外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进风降噪装置,以解决电源车在高温或雨天使用特别是暴雨等特殊工况的适应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进风降噪装置,包括进风百叶窗、水气分离箱、百叶窗电动推杆、折流挡板电动推杆、带孔隔板和亲水材料;
所述水气分离箱进风侧安装有所述进风百叶窗,所述进风百叶窗与车厢侧面呈夹角状,百叶窗电动推杆与进风百叶窗连接,用于调整进风百叶窗叶片和车厢夹角;
所述水气分离箱包括进风口、折流挡板、侧壁、后挡板、放水口和出风口;所述折流挡板安装在进风口后侧,包括折流挡板后板和折流挡板前板,两者铰接连接,所述折流挡板前板两端固定安装在侧壁上,所述折流挡板后板可在折流挡板电动推杆带动下转动;
所述水气分离箱后部安装有多层带孔隔板,所述带孔隔板上设有亲水材料,所述水气分离箱顶壁上设有出风口,气体从出风口排出;底部设有放水口将积水排出车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84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干法脱硫烟气余热梯度利用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平皿培养基分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