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78001.9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69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阮祖云;曾勇;邓善庆;李德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4;H01M10/613;H01M10/6568;H01M10/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飞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57 | 代理人: | 刘慧珍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动力电池 用电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具有沿左右方向分布的大面,若干个电池单体沿前后方向分布;模组箱体具有端板件及侧板件,端板件与侧板件连接,以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腔,端板件具有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型腔,且端板件设于电池单体的输出极处,以用于电池单体的导热。端板件设置有型腔,使得电池单体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仅能够通过电池单体的大面将热量散热出去,也能够通过端板件的型腔进行导热,这样大大增加了电池单体的换热效率,使得电池单体在大倍率充放电的时候,不至于温度上升很高,提高了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由于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等优点,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的主要选择。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会产生热量,然后逐渐扩散传递至电池外部,导致电池整体的温度过高,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风冷或水冷的外部冷却方式对锂离子电池壳体进行冷却,将电池壳体的热量带走,达到对电池降温的效果。但是,电池内部的热量由于无法快速扩散,而导致出现持续堆积热量的情况发生,造成电池内部温度过高,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能够大大增加电池单体的换热效率,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具有沿左右方向分布的大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大面进行连接,以使得若干个所述电池单体沿前后方向分布;模组箱体,具有端板件及侧板件,所述端板件与所述侧板件连接,以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单体的容纳腔,所述侧板件设于所述大面处,所述端板件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分布的型腔,且所述端板件设于所述电池单体的输出极处,以用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导热。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电池单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输出极,且若干个电池单体沿前后方向分布,当将若干个电池单体设置于模组箱体的容纳腔内时,其侧板件位于电池单体的大面处,端板件位于电池单体的输出极处,且端板件设置有型腔,使得电池单体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仅能够通过电池单体的大面将热量散热出去,也能够通过端板件的型腔进行导热,这样大大增加了电池单体的换热效率,使得电池单体在大倍率充放电的时候,不至于温度上升很高,提高了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板件包括端板本体、上盖板及下盖板,所述上盖板连接于所述端板本体的上侧,所述下盖板设置于所述端板本体的下侧,以使得所述端板本体、所述上盖板及所述下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型腔,所述上盖板设置有与所述型腔连通的盖板进水口及盖板出水口,且所述盖板进水口与所述盖板出水口的高度均不高于所述端板本体的高度。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上盖板及下盖板均连接于端板本体上,以围合形成用于对电池单体进行导热的型腔,且上盖板上设置的进水口及出水口不高于端板本体的上端,使得电池模组在进行组成形成动力电池包后,进水口及出水口不会占用动力电池包沿上下方向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也方便对型腔内的冷却液进行管理,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板本体上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上下方向分布,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型腔的外缘。通过在端板本体上设置安装孔,使得电池模组在进行组装时,能够实现电池模组之间的叠放,有利于动力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电池模组更加稳固,提高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780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溶液剂生产用调配罐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玻璃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