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管式正压炉体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52612.6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83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润;张恩仲;吴永生;吴竑炜;梁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丽焱环保咨询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J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程家鸿 |
地址: | 10210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管式 正压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管式正压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所述锅炉内设置有多根热水管,所述锅炉的一侧外壁底端开设有进火口,顶端外壁一侧开设有出火口,底端外壁一侧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上安装有阀门,所述锅炉的内腔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热水管均匀分布于锅炉内部,在使用该锅炉时,火焰从进火口进入到锅炉内部,火焰进入锅炉后就向上飘,并四处扩散,与均匀分布在锅炉内的多根热水管接触,热水管紧密分布,且每根热水管都与火焰接触,换热面积增大,能够大量吸收火焰中的热能,使得热水管快速升温,提高了对火焰中余热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管式正压炉体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深化,为企业或居民提供蒸汽的原有燃煤锅炉逐渐被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锅炉取代,而燃气燃烧的尾气中包含大量的热能,进行余热回收具有重要意义。回收利用余热,可使高温循环气体进入余热锅炉,与余热锅炉中的充有水的管路发生热交换,以使高温循环气体与水发生热交换。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余热锅炉对流换热管束的流通截面通常为方形或者长方形,烟气在管箱内流通,横向冲刷水平布置的换热管。
现有的余热利用装置,通过在锅炉内设置水管,当火焰进入到锅炉内后,可与水管接触,对水管进行加热,以此来提高余热的利用率,但现有锅炉对余热的利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管式正压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在使用该锅炉时,火焰从进火口进入到锅炉内部,火焰进入锅炉后就向上飘,并四处扩散,与均匀分布在锅炉内的多根热水管接触,热水管紧密分布,且每根热水管都与火焰接触,换热面积增大,能够大量吸收火焰中的热能,使得热水管快速升温,提高了对火焰中余热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管式正压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所述锅炉内设置有多根热水管,所述锅炉的一侧外壁底端开设有进火口,顶端外壁一侧开设有出火口,底端外壁一侧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上安装有阀门,所述锅炉的内腔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热水管均匀分布于锅炉内部;
具体地,锅炉的内腔横截面设置成圆形,在使用该锅炉时,火焰从进火口进入到锅炉内部,其内腔截面为圆形,能够消除锅炉局部应力集中,提升火焰在余热锅炉内的气流分布均匀性,避免局部沉积,火焰中的杂质通过排渣口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火口的下端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排渣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倾斜设置,其外表面光滑;
再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为耐高温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该锅炉时,火焰从进火口进入到锅炉内部,火焰进入锅炉后就向上飘,并四处扩散,与均匀分布在锅炉内的多根热水管接触,热水管紧密分布,且每根热水管都与火焰接触,能够大量吸收火焰中的热能,使得热水管快速升温,提高了对火焰中余热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其中:1、锅炉;2、进火口;3、出火口;4、阀门;5、热水管;6、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丽焱环保咨询服务中心,未经北京丽焱环保咨询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52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冷却设备
- 下一篇:连铸大包机械手底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