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吊柱安装的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45879.2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01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汉;魏勇;詹鹏;吴越舟;何栋;黄杰;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21B4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胡文莉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安装 钻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吊柱安装的钻孔装置,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装置的自由度较低,不能很好作用于需要打孔的最佳位置,影响后续作业精度,且只能单独作业,无法批量作业,效率不高的问题,包括框架机构、摆动机构、回转机构、水平位移机构、进给机构以及电钻;所述框架机构用于将整个钻孔装置固定在隧道内壁上;所述摆动机构与所述框架机构铰接,所述回转机构与所述摆动机构的上部连接,所述水平位移机构与所述回转机构的上部连接,所述进给机构与所述水平位移机构的上部连接,所述电钻与所述进给机构的上部连接,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吊柱安装的钻孔装置,提高作业精度和灵活性,并且可以批量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吊柱安装的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安装吊柱采取的方法是先将螺栓固定到隧道内壁然后再固定吊柱的方式,而将螺栓固定在隧道内壁需先在隧道内壁打孔,因此在隧道内壁打孔是隧道吊柱腕臂安装的基础,打孔精度决定了后续的安装精度;目前,仍主要采用人工划线、作业平台辅助人工手持钻孔作业模式;也存在一些打孔装置,但大多是一次只能打一个孔的单个打孔装置,使用时,由电动推杆推动钻孔装置进给,然后通过回转电机进行回转,进行钻孔作业;单一打孔装置的自由度较低,考虑到隧道内壁是一个较长的弧形,钻孔装置的自由度以及角度可能并不能很好的作用于需要打孔的最佳位置,进而影响后续作业的精度;并且现有的单个打孔装置作业时只能挨个的作业,无法批量作业,效率往往较低。
目前现有的隧道钻孔装置存在的问题有:
装置的自由度较低,不能很好作用于需要打孔的最佳位置,影响后续作业精度,且只能单独作业,无法批量作业,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隧道吊柱安装的钻孔装置,提高作业精度和灵活性,并且可以批量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隧道吊柱安装的钻孔装置,包括框架机构、摆动机构、回转机构、水平位移机构、进给机构以及电钻;所述框架机构用于将整个钻孔装置固定在隧道内壁上;所述摆动机构与所述框架机构铰接,用于将与其上部相连的结构调节至与内壁的法线平行的状态;所述回转机构与所述摆动机构的上部连接,用于将与其上部相连的结构沿与内壁法线平行的方向轴向旋转;所述水平位移机构与所述回转机构的上部连接,用于将与其上部相连的结构沿XY方向的小尺寸调整;所述进给机构与所述水平位移机构的上部连接,用于将电钻调整至合适的钻孔高度;所述电钻与所述进给机构的上部连接,负责最终对隧道内壁的钻孔作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架机构与工程车的机械臂通过机械臂末端的快换接头连接,工作时通过机械臂将框架架构(即整个钻孔装置)移动到需要作业的隧道内壁上,通过安装在机械臂上视觉系统反馈的图像,对打孔装置的状态进行观测,从而对各类机构进行人工调整,使其到达正确位置,完成钻孔安装作业;角度的调整通过伺服电机实现(回转机构所选电机即为伺服电机),配有编码器(编码器是安装在伺服电机上用来测量磁极位置和伺服电机转角及转速的一种传感器),实现角度的精密调整。
优选的,所述框架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数条架腿,每条所述架腿的端部均设置有万向调节支撑角,所述支架的上部与摆动机构相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45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