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件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06251.1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94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冯绍棠;黄仲贤;黄国书;孔令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同铸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B24B27/00;B24B4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华博天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0 | 代理人: | 何美蓉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抛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领域,公开了工件抛光装置,包括平台和设于所述平台上的运输装置,还包括分别设于运输装置两侧的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第一抛光轮与第二抛光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抛光轮宽度方向的对称轴线与所述第二抛光轮宽度方向的对称轴线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且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之间存在转速差,使得进入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的工件外表面能够被更充分的打磨,通过将第一抛光轮设置在与第二抛光轮中心相对的位置,且第一抛光轮宽度小于第二抛光轮,使得工件在通过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的过程中先后经过三次打磨抛光,使得工件的外表面打磨光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领域,特别涉及工件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工件刚生产出来时,其表面是不平整且粗糙的,需要对其表面和两端进行打磨抛光,避免工件安装到设备上时刮花设备,工件的打磨抛光一般是利用抛光轮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通过该变抛光轮的目数,达成不同程度的抛光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打磨抛光效果并不是很好,工件在流水线的运输下,抛光装置对工件的打磨时间有限,且由于单台抛光装置打磨端的打磨方向始终不变,使得工件表面的打磨抛光效果不会很好,往往需要在流水线上设置多台抛光装置在不同方向对工件进行打磨抛光,才能符合要求,这样就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则工件的抛光品质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良品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工件抛光装置,解决现有抛光装置对工件表面抛光效果不佳,工件品质得不到保障,良品率不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工件抛光装置,包括平台和设于所述平台上的运输装置,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运输装置两侧的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
所述第一抛光组件的打磨端设有第一抛光轮,所述第一抛光轮穿过所述运输装置与工件接触;
所述第二抛光组件的打磨端设有第二抛光轮,所述第二抛光轮穿过所述运输装置与工件接触;
所述第一抛光轮与所述第二抛光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抛光轮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二抛光轮的转速;
所述第一抛光轮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抛光轮的宽度,且所述第一抛光轮宽度方向的对称轴线与所述第二抛光轮宽度方向的对称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抛光组件还包括基座、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输出轴;
所述基座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运输装置的一端,所述基座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另一端上套设有与工件外表面接触的所述第一抛光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抛光组件还包括驱动组件、第二输出轴和U型支架;
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U型支架均设于所述平台内,所述U型支架内设有所述第二抛光轮,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抛光轮和所述U型支架并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二驱动装置、转盘和第二传送带;
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方设有所述转盘,且所述转盘套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一端,所述转盘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二传送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第三驱动装置、传送通道和第三传送带;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平台上;
所述传送通道沿所述平台长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平台;
所述第三传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且所述第三传送带铺设于所述传送通道中,用于带动工件沿所述平台长度方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同铸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同铸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06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