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在不同深度自动采样测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82257.X | 申请日: | 202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04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吴谨;冯建华;杨锴;苏腾辉;张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广业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业装备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6 | 分类号: | G01N1/16;G01F19/00;H04N23/50;H04N23/695 |
代理公司: | 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谭启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深度 自动 采样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在不同深度自动采样测量的装置,包括电机、连接绳、吊具、软管、主管道、水箱、第一支管、量筒和第一直线模组,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盘连接,电机用于驱动转盘转动,连接绳的一端绕设在转盘上,另一端与吊具固定连接,吊具与软管的一端连通连接,吊具用于将外部污水池内的污水引入软管内,软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的入水口连通连接,水箱的出水口与第一支管连通连接,所述量筒安装在第一直线模组上,第一直线模组用于驱动量筒到达第一位置,第一位置:量筒位于第一支管的出水口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可测量不同深度污水中的淤泥含量,操作方便、效率高,并且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配套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在不同深度自动采样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池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生物法处理需要测量污水中污泥30分钟沉降率,以得到曝气池的污泥量,污泥量这个参数可以用于控制、调节剩余污泥的排放量。现有测量沉降率的做法,一般是操作人员手动操作,从污水池中采集得到测量样本,测量样本倒入量筒中放置30分钟,带污泥沉降后来得到污泥30分钟沉降率。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完全由人工手动操作,操作麻烦,还要耗费人力。并且,由于操作人员直接在污水池中取样,往往很难对不同深度的样本进行取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不同深度自动采样测量的装置,其能够解决背景技术描述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在不同深度自动采样测量的装置,包括电机、连接绳、吊具、软管、主管道、水箱、第一支管、量筒和第一直线模组,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盘连接,电机用于驱动转盘转动,连接绳的一端绕设在转盘上,另一端与吊具固定连接,吊具与软管的一端连通连接,吊具用于将外部污水池内的污水引入软管内,软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的入水口连通连接,水箱的出水口与第一支管连通连接,
所述量筒安装在第一直线模组上,第一直线模组用于驱动量筒到达第一位置,
第一位置:量筒位于第一支管的出水口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主管道,主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软管的一端与主管道连通连接,主管道与水箱的入水口连通连接,主管道从外部污水池内穿出而与位于污水池外部的水箱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摄像头,摄像头位于量筒的一侧,第一模组还用于驱动量筒到达第二位置,
第二位置:量筒位于摄像头的正前方,以使得摄像头可拍摄到量筒的刻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自来水管道,自来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自来水管道与水箱连通连接,以将外部水源引入指水箱而对水箱进行冲刷清洗。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第二支管上安装有第四阀门,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水箱的出水口连通连接,另一端与收集管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轨道盒,第一直线模组沿着轨道盒的轴向安装在轨道盒内,量筒穿过轨道盒后安装在第一直线模组上。
进一步地,第一直线模组上设置有凹槽,量筒穿过轨道盒后安装在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量筒设置有多个,各个量筒间隔地安装在第一直线模组上,
第二位置:量筒位于摄像头的正前方,以使得摄像头可拍摄到量筒的刻度,从而能够通过摄像头自动识别或由人眼观察到量筒内污泥量的刻度,也即知道沉降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竖直地位于量筒到达一侧,摄像头固定安装在第二直线模组上,第二直线模组用于驱动摄像头上下移动,以使得摄像头可沿着量筒的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拍摄到量筒不同位置的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广业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业装备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广业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业装备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82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