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洞内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49963.4 | 申请日: | 202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62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齐品;马忠;李晓峰;张俊祥;李海坪;宗坤;曹承洋;杨烨;王睿;任文壮;王颖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B01D29/05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洞内排水结构,包括路面,所述路面下方两侧均设有边沟,所述路面中间下部设有中间排水沟,所述路面下方两侧设有多个边沟检查井,两侧边沟分别与两侧边沟检查井相连通,所述路面两侧均设有路肩,两侧路肩内部埋设有排水管,两个路肩上均设有排水管检查井,两个所述排水管之间均匀连接有多个弧形导水管,所述路面两侧位于边沟上方设有多个渗水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导水管将隧道顶部的水导流至排水管内,有效收集隧道顶部的水,通过防渗布,防止隧道顶部的水渗漏到路面,造成交通事故,排水管检查井和边沟检查井能使隧道内的碎石沉淀在底部,过滤网过滤碎石,避免了中间排水沟因进入碎石而造成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排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隧道洞内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防排水是指为了保证隧道建筑不致因渗漏水造成病害,危及行车安全,腐蚀洞内设备,降低结构使用寿命而采取的防水及排水措施。是一项涉及地形、气候、工程地层和水文地质、结构方案、施工方法和材料性质等因素的综合性工作;基本要求应以预防为主。
修建隧道后破坏了山体原始的水系统平衡,隧道成为所穿过山体附近地下水集聚的通道,现有的排水结构都是在隧道边设置边沟,利用边沟将隧道内的水排出,然而边沟无法有效地收集隧道顶部的渗水,顶部渗水滴在路面,导致路面打滑,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且隧道内碎石较多,边沟一旦堵塞会导致排水系统瘫痪。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隧道洞内排水结构,包括路面,所述路面下方两侧均设有边沟,所述路面中间下部设有中间排水沟,所述路面下方两侧设有多个边沟检查井,两侧边沟分别与两侧边沟检查井相连通,所述路面两侧均设有路肩,两侧路肩内部埋设有排水管,两个路肩上均设有排水管检查井,两个所述排水管之间均匀连接有多个弧形导水管,所述路面两侧位于边沟上方设有多个渗水孔,两侧多个所述渗水孔分别与两侧边沟相连通,多个所述排水管检查井于多个边沟检查井之间均连接有引流管,多个所述边沟检查井于中间排水沟之间均连接有导流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弧形导水管上均设有多个引流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边沟检查井上均设有检查井盖,多个所述检查井盖均活动安装于路面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导流管内位于边沟检查井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过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弧形导水管下方均安装有防渗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导水管将隧道顶部的水导流至排水管内,通过排水管将水排进边沟内,通过边沟和中间排水沟排出,有效收集隧道顶部的水,通过设置的防渗布,防止隧道顶部的水渗漏到路面,避免了路面打滑,造成交通事故,路面返潮形成的水通过渗水孔流入边沟内,避免了路面积水,同时,设置的排水管检查井和边沟检查井能使隧道内的碎石沉淀在底部,过滤网过滤碎石,避免了中间排水沟因进入碎石而造成堵塞。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路面;2、中间排水沟;3、边沟;4、检查井盖;5、渗水孔;6、弧形导水管;7、防渗布;8、排水管检查井;9、排水管;10、边沟检查井;11、导流管;12、过滤网;13、引流管;14、引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49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尺寸玻璃转运装置
- 下一篇:基于MEMS的真空计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