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酸采样试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27714.5 | 申请日: | 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79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新和;刘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识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7 | 代理人: | 方炳生 |
地址: | 341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酸 采样 试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酸采样试管,包括试管本体以及试管本体配合的盖体;所述盖体呈圆柱状,所述盖体内同轴设有延伸至盖体外侧的内管体,所述盖体顶端同轴设有与内管体连通的外管体,所述外管体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管体通过外螺纹连接有盖帽;所述试管本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盖体与试管本体螺纹连接。通过外管体与内管体的设置,可无需盖体与试管本体的配合进行拭子的折断,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弹性片或凹槽的设置,可进一步避免拭子掉落时,试管本体内液体的溅出,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核酸采样试管。
背景技术
核酸检测是一种“进行时”检测,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病毒基因组中特定的核酸序列,从而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感染了病毒。因此,当一个地方发生疫情时,为了更精准地检测出病毒,尽早发现感染人群,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就需要及时开展多轮核酸检测。为了尽可能提高大规模检测时的效率,目前的核酸检测会采用混管方式,有5混1、10混1甚至20混1的采样管。
无论是单管还是混管,都需要将采样拭子的头端折断置入采样管中,才算完成一次采样。而现有的采样拭子仅在根部的位置设有断点,且为了保证运输过程中不会自行折断,所述断点通常较粗,需要医护人员使用较大的力气才能将其折断。存在现有咽拭子在采样后拭子头不易折断分离,导致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
同时,混管采样的方式中更难进行折断操作,一旦用力过猛,折断采样拭子后拭子头可能弹出试管,或是采样管内的试剂发生飞溅泄露,轻则这轮混管作废需要重采,重则阳性试剂溅出发生病毒传播,危害医护人员及待检人员的健康。
相关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2220925025.2公开的一种核酸采样管,包括管身3及管帽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3与管帽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管帽1边缘处开有用于切断采样拭子4断点5的切断刀口2,所述切断刀口2形状为为半圆形,所述半圆形的半径大于所述断点5的半径,所述切断刀口2边缘锐利。
尽管上述专利提出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方便折断拭子的问题,但是上述专利提出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以问题:
1、在进行拭子的折断操作时,仍需要管帽与管身配合进行操作,同时需要将拭子准确放入切断刀口,才可进行折断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长时间操作,容易造成手部疲劳;
2、在折断后,管帽与管身之间仍留有空隙,存在管身内液体溅出的现象;
因此,提出一种核酸采样试管,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核酸采样试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核酸采样试管:包括试管本体以及试管本体配合的盖体;
所述盖体呈圆柱状,所述盖体内同轴设有延伸至盖体外侧的内管体,所述盖体顶端同轴设有与内管体连通的外管体,所述外管体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管体通过外螺纹连接有盖帽;
所述试管本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盖体与试管本体螺纹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内管体与外管体内径相同。
作为改进,所述内管体底部沿轴线周向设有至少一个凹槽。
作为改进,所述内管体内底部设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上设有贯穿弹性片的“十”字型切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通过外管体与内管体的设置,可无需盖体与试管本体的配合进行拭子的折断,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弹性片或凹槽的设置,可进一步避免拭子掉落时,试管本体内液体的溅出,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277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吸灯的磁吸头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调心滚子轴承加工用辅助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