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升降悬架系统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214801.7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58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珠;赵永坡;冯晓宇;刘跃鹏;杜阿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3/08 | 分类号: | B60G13/08;B60G17/015;B60G1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孙晓凤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升降 悬架 系统 车辆 | ||
1.一种液压升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器组(10)、液压泵总成(60)和升降控制阀总成(50),所述升降控制阀总成(50)与所述减振器组(10)和所述液压泵总成(60)均连通,所述减振器组(10)包括多个减振器(30)、多个蓄能器(39)和多个悬架下控制臂(11),每一所述减振器(30)与一个所述蓄能器(39)和一个所述悬架下控制臂(11)对应设置,所述减振器(30)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悬架下控制臂(11)上,所述蓄能器(39)环绕在对应的所述减振器(30)外壁或与对应的所述减振器(30)间隙设置,所述蓄能器(39)与所述减振器(30)内的油腔和所述升降控制阀总成(50)均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升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39)包括中空的套筒(40),所述套筒(40)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减振器(30)外壁上,所述套筒(40)与对应的所述减振器(30)内的油腔和所述升降控制阀总成(50)均连通,所述套筒(40)内设有气袋(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升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30)底部设置有底座(91),与所述减振器(30)对应的所述蓄能器(39)安装在所述底座(9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升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1)内设有连通油路(92),所述蓄能器(39)与对应的所述减振器(30)内的油腔通过所述连通油路(9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升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30)包括减振器本体(31)、活塞杆(36),所述活塞杆(36)包括伸入端,所述伸入端位于所述减振器本体(31)内并安装有活塞阀系总成(34),所述活塞阀系总成(34)将所述减振器本体(31)内部油腔分为上腔室(32)与下腔室(33),所述活塞阀系总成(34)包括活塞本体,及安装在活塞本体上的活塞压缩阀(34b)、活塞复原阀(34a),所述活塞本体与所述活塞杆(36)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压缩阀(34b)与所述活塞复原阀(34a)均为与所述上腔室(32)、下腔室(33)连通的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升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6)还包括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位于所述减振器本体(31)外,所述伸出端连接有顶部支柱安装座(37),所述减振器组(10)还包括多个支撑螺旋弹簧(12),每一所述支撑螺旋弹簧(12)与一个所述减振器(30)对应设置,所述支撑螺旋弹簧(12)套设在所述减振器本体(31)的外壁,所述支撑螺旋弹簧(12)一端与所述顶部支柱安装座(37)抵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减振器本体(31)外壁的弹簧托盘(3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升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组(10)还包括多个螺旋弹簧(20),每一所述减振器(30)与一个所述悬架下控制臂(11)和一个所述螺旋弹簧(20)对应设置,所述减振器(30)、所述螺旋弹簧(20)均与对应的所述悬架下控制臂(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升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阀总成(50)包括依次连通的主供油管路(55)、阀座油路(56)及多个液压管路(54),所述主供油管路(55)与所述液压泵总成(60)连通,每一所述液压管路(54)上均设有一升降控制阀(52),每一所述液压管路(54)均与对应的所述减振器(30)的油腔和所述蓄能器(39)的液室(39c)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升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总成(60)包括液压泵(61)、储油壶(64)、出油线路(65),所述液压泵(61)的进油孔与所述储油壶(64)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液压泵(61)的出油口通过所述出油线路(65)与所述主供油管路(55)连通,所述出油线路(65)上设有止回阀(62)。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升降悬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148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按压泵的防滑玻璃瓶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下坠功能的输送皮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