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03991.2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69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冰;程胜兵;李博一;孙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89;H01M50/242;H01M50/298;H01M10/613;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张仲元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电池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位于第一固定架及第二固定架之间的多个电芯组;其中,电芯组包括连接杆和多个单体电芯,单体电芯轴线处设置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多个单体电芯顺次套设在连接杆上,且多个单体电芯彼此之间串联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连接。本实施例电芯组上的单体电芯通过连接杆相互串联,大大提高单体电芯成组效率,单体电芯在电池模组中的空间利用率得以提高,进而使得圆柱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大幅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由多个圆柱型锂离子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现阶段,圆柱电池模组是由多个圆柱形单体电芯、上骨架及下骨架组成,多个单体电芯排布成电芯组来置于上、下骨架中间,通过上、下骨架来固定单体电芯进而组成结构稳定的圆柱电池模组。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由多个竖直设置的圆柱单体电芯在水平方向阵列排布形成单个电芯组,由此一来,则造成圆柱电池模组仅能在水平方向通过增加单体电芯来提高能量密度,但在高度方向上无法集成更多的电芯组,从而导致圆柱电池模组在空间上能量密度无法提高。为了能够适应圆柱电池模组在电动汽车上的高功率的使用,就需要将多个圆柱电池模组在高度方向进行堆叠串联,从而将多个圆柱电池模组组合在一起提高能量。但此种圆柱电池模组集成方式并不能有效提高电池模组的空间利用率,导致多电池模组在狭小空间的设备中安装具有局限性。
公开号为CN10768109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圆柱动力电池模组,它是将多个电池模块串联组成动力电池模组,每一个电池模块都由很多个圆柱电池单体并联组成,电池模块采用拼装式榫卯结构,由此来提高空间利用率。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将多个电池模块集成在一起可以提高电池模组的空间利用率及能量密度。但每个电池模块由很多个圆柱电池单体并联组成,由两个相对的电池支架将各个小容量的圆柱电池单体固定,组成大容量的电池模块。同时,电池模块的两端的电池支架上还有汇流板和取电板,将多个电池模块并联在一起。这样的结构设置,导致整个电池模组中多个单体电芯之间需要通过较多的电池支架、汇流板及取电板进行连接,较多的零部件势必占用电池模组更多的空间,进而导致该拼装方式的电池模组空间利用率降低,能量密度无法最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圆柱电池模组空间利用率低,能量密度无法大幅提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及第二固定架之间的多个电芯组;其中,
所述电芯组包括连接杆和多个单体电芯,所述单体电芯轴线处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杆穿过的通孔,多个所述单体电芯顺次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且多个所述单体电芯彼此之间串联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多个所述电芯组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之间,且多个所述电芯组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形成的空间中阵列式排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单体电芯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位置对应的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电芯组上相邻两个单体电芯之间通过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电连接,所述单体电芯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部,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部相配合的定位凹陷部,所述电芯组上相邻两个单体电芯之间通过所述定位凸起部和所述定位凹陷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03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型复合投切开关
- 下一篇:底部接口导光结构及电子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