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纤维面料防静电性能测试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94348.8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39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峰;何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鹿港乐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宇凡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76 | 代理人: | 范国刚 |
地址: | 2156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纤维 面料 静电 性能 测试 仪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纤维面料防静电性能测试仪器,包括工作箱、液压伸缩杆和静电传感器,所述工作箱左端中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工作箱前端转动连接有箱门,通过设置了摩擦组件在液压伸缩杆底端,使转动电机间接带动摩擦板左右滑动,从而使摩擦板对面料进行摩擦,从而避免在摩擦时产生静电会被人体传导,从而提高检测准确率;通过设置了夹持组件在工作箱内底端,使夹持电机间接带动两组传动杆相对位移,从而使两组传动杆带动夹持板对面料进行夹持固定,避免面料在摩擦时产生偏移,使产生的静电保留在面料,从而提高其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静电性能检测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合纤维面料防静电性能测试仪器。
背景技术
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纺织材料是电的绝缘体材料,比电阻一般很高,尤其是吸湿性能低的涤纶、腈纶、氯纶等合成纤维;因此,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由于纤维与纤维或纤维与机件间的密切接触和摩擦,造成电荷在物体表面的转移,从而在布料表面产生静电。
目前,公告号为CN202121377845.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天然纤维面料防静电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机体、静电检测仪和摩擦总成,机体的内壁设置有空腔,静电检测仪位于机体的一侧设置,机体的内壁设置有静电测板,摩擦总成位于机体的内部设置,安装时用于对纤维面料进行摩擦,摩擦总成包括升降件和驱动件。
目前现有的复合纤维面料防静电性能测试通常通过人工进行摩擦,让其在此过程中产生静电,摩擦产生的静电容易被人体传导,从而降低其检测准确率;且现有的防静电性能测试仪器缺少对面料进行固定的机构,从而导致面料在摩擦时产生偏移,使产生的静电容易被导出面料,从而导致降低其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复合纤维面料防静电性能测试仪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复合纤维面料防静电性能测试仪器,该装置包括工作箱、液压伸缩杆和静电传感器,所述工作箱左端中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工作箱前端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工作箱顶端中部螺栓固定有液压伸缩杆,所述工作箱内右端底部螺栓固定有静电传感器,所述液压伸缩杆底端插接固定有摩擦组件,所述工作箱内底端中部焊接固定有夹持组件,所述摩擦组件包括连接壳和摩擦板,所述液压伸缩杆底端插接固定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内部中端焊接固定有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板,所述连接壳底端右部设有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槽,所述连接壳顶端左部螺栓固定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与凸轮顶端通孔内侧同轴转动,所述凸轮右端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右端与弹簧左端弹性连接,所述滑杆底端右部插接固定有起到摩擦作用的摩擦板。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底板和夹持板,所述工作箱内底端中部焊接固定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右端中部与合页底端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合页顶端螺栓固定有安装壳,所述合页前端中部螺栓固定有起到动力作用的旋转电机,所述安装壳内部中端螺栓固定有起到动力作用的夹持电机。
优选的,所述夹持电机右端与第一锥齿轮同轴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前端与第二锥齿轮后端左部齿纹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中部通孔焊接固定有起到传动作用的双向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外侧面前后两端均螺纹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前端插接固定有起到夹持作用的夹持板。
优选的,所述摩擦板为梯形板,且摩擦板底端面设有摩擦颗粒。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两者结构相同,且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两者呈垂直状态。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为L形杆,且安装壳宽为传动杆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两组夹持板对称分布在安装壳前后两端,且两组夹持板相对面均设有条形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弹簧材质为琴钢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鹿港乐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鹿港乐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94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子交换法脱硫脱硝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病理组织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