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83234.3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81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超;缪长虹;陈万坤;殷罗悦;谢婷婷;孙晨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簧片 引导 定向 弯曲 介入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导管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主要包括介入导管,所述介入导管分布若干个带有孔洞的定向位点,一弹性金属簧片穿入定向位点,所述弹性金属簧片的端部固定于前端定向位点,以控制所述介入导管弯曲;一外保护层覆盖于定向位点且设置于所述介入导管外缘,外保护层起到保护金属簧片和定向位点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介入导管植入时弯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导管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经血管腔将介入导管送到身体深处的特定位置时,操作的医生常需要导管前端定向弯曲,以便于通过特定的生理孔道。在现有的技术中,缺乏这种前端可定向弯曲的介入导管,操作医生只能依赖远端的扭矩力和血流方向将导管远端“漂浮”前进,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更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导管的植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导管植入弯曲的需求,本方案应用三个固定位点使弹性的金属引导簧片定向弯曲,从而实现介入导管的定向弯曲。
通过定向位点引导簧片弯曲方向和簧片的特性,在递送簧片时,可使介入导管定向弯曲,增加其通过人体生理孔道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簧片引导的可定向弯曲介入导管,包括介入导管,所述介入导管分布若干个带有孔洞的定向位点,一弹性金属簧片穿入定向位点,所述弹性金属簧片的端部固定于前端定向位点,以控制所述介入导管弯曲。
优选地,介入导管为柔韧性较大的、定应力伸长率较小的导管。所述定向位点为附着于介入导管的方体或者圆柱体。定向位点与介入导管为相同的材质。
进一步地,外保护层覆盖于定向位点且设置于所述介入导管外缘,外保护层起到保护金属簧片和定向位点的作用,其与介入导管材质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定向位点为等距离分布,以便于介入导管形成均匀的弯曲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金属簧片滑动于非前端定向位点的孔洞内。即所述定向位点包括第一定向位点、第二定向位点以及第三定向位点;所述弹性金属簧片穿过且滑动于第一定向位点、第二定向位点的孔洞内,所述弹性金属簧片前端固定于第三定向位点的孔洞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向位点的高度大于第一定向位点、第三定向位点的高度。同理的,第二定向位点内的孔洞的高度大于第一定向位点、第三定向位点内孔洞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定向位点引导簧片弯曲方向和簧片的特性,通过递送簧片,使介入导管前端定向弯曲,增加其通过人体生理孔道的可能性,节省植入导管的时间,提高植入导管的准确性,节约操作人员的培养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某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金属簧片的示意图;图(a)为弹性金属簧片的俯视图;图(b)为弹性金属簧片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金属簧片与定向位点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某一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编号:1、外保护层;2、定向位点;201、第一定向位点;202、第二定向位点;203、第三定向位点;3、弹性金属簧片;4、介入导管。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83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交通工程的路面中间隔栏结构
- 下一篇:一种产品包装信息扫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