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碰撞缓冲保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60963.7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15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汪显文;吴冬秀;顾明辉;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威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0 | 分类号: | E04G3/30;E04G3/32;E04G5/02;A47L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撞 缓冲 保护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碰撞缓冲保护机构。所述碰撞缓冲保护机构包括用于承载建筑工人的吊篮,所述吊篮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设于所述吊篮的两侧;两个缓冲板,两个所述缓冲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四个第一铰接头,四个所述第一铰接头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八个铰接杆,八个所述铰接杆分别铰接在四个所述第一铰接头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碰撞缓冲保护机构具有可对碰撞能量进行缓冲,并能够对碰撞能量进行吸收消耗,能够对吊篮及工作人员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效果,避免对吊篮以及工作人员造成较大损害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碰撞缓冲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墙体幕墙安装,外墙清洗等,都会使用到吊篮进行作业,吊篮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重复使用的新型高处作业设备,建筑吊篮的使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高层多层高建筑的外墙施工、幕墙安装、保温施工和维修清洗外墙等高处作业中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可用于大型罐体、桥梁和大坝等工程的作业。
由于吊篮的工作过程中通常都是通过钢索悬吊在墙体的表面,而高空中的风力一般比地面大,而现有的吊篮一般没有碰撞缓冲的机构,如果在强烈的气流的扰动情况下,很容易使得吊篮与墙体发生碰撞,使得工作人员的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还会对建筑墙体的外墙或者幕墙造成巨大的破坏。
申请号为202122044235.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碰撞缓冲保护机构,包括用于承载工 人工作的建筑工程吊篮,所述建筑工程吊篮相对应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减缓撞击力的侧边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杆中部的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建筑工程吊篮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缓冲杆相配合的缓冲凹槽,在侧边缓冲机构的缓冲作用下,使得建筑工程吊篮在气流的扰动下与墙体之间的碰撞能够得到很大的缓冲调节,且使得建筑工程吊篮内部的工作人员更加的稳定,如果遇到比较恶劣的天气,通过底端缓冲机构的缓冲作用,使建筑工程吊篮下降与地面发生撞击时能够对撞击力进行适当的缓冲,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减少撞击力对工作人员的损伤。
但是,该机构中的减力弹簧、缓冲弹簧只能起到缓冲作用,只是把碰撞能量暂时存储了起来,并没有消耗它,弹簧的弹力仍会推动建筑工程吊篮,反而会造成吊篮与墙体之间的反复碰撞,不能对吊篮起到有效保护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碰撞缓冲保护机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碰撞能量进行缓冲,并能够对碰撞能量进行吸收消耗,能够对吊篮及工作人员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效果,避免对吊篮以及工作人员造成较大损害的碰撞缓冲保护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碰撞缓冲保护机构包括:用于承载建筑工人的吊篮,所述吊篮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设于所述吊篮的两侧;两个缓冲板,两个所述缓冲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四个第一铰接头,四个所述第一铰接头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八个铰接杆,八个所述铰接杆分别铰接在四个所述第一铰接头上;两个侧边缓冲机构,两个所述侧边缓冲机构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两个底部缓冲机构,两个所述底部缓冲机构均设于所述吊篮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侧边缓冲机构包括有第一阻尼块、安装杆、四个移动块、四个第二铰接头、四个缓冲弹簧和两个第二阻尼块,所述第一阻尼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安装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四个所述移动块均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四个所述第二铰接头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四个所述第二铰接头分别与相应的四个所述铰接杆相铰接,四个所述缓冲弹簧均滑动套设在所述安装杆上,两个所述第二阻尼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所述第一阻尼块和两个所述第二阻尼块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杆贯穿三个所述通孔。
优选的,两个所述缓冲板均为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威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威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60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螺旋结构微混合器
- 下一篇: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内部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