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的气体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60801.3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81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焦瑞琴;代明会;张光明;吴江;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溪市新特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7/02 | 分类号: | B01J7/02;B01J19/18;F25D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研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9 | 代理人: | 于森 |
地址: | 117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气体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的气体制备装置,涉及气体制备技术领域。该安全的气体制备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气体制备过程中,对于放热反应无法及时进行冷却,同时将反应产生的气体导出,容易导致反应容器内气体持续膨胀,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该安全的气体制备装置包括反应筒以及外壳,外壳设置在反应筒外侧,外壳右表面下侧连接有进水管,外壳左表面上侧连接有出水管,通过进水管便于将冷却水通入外壳与反应筒的夹层中,配合出水管实现了外壳内腔冷却水的循环流动,确保了冷却效果,同时反应筒上表面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右表面连接有出气管,固定管内部上表面连接有弹簧,弹簧下端连接有堵头,与固定管内腔相配合,便于反应筒内部气体的自动导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的气体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医疗及实验室中,经常需要使用纯化后的某种气体,一般是借助气体制备装置,使用两种及以上液体混合反应或者固液混合反应来制备气体。
对于部分放热性反应,不能够很好的对放出的热量进行冷却,同时制备出的气体无法及时导出,导致反应容器内部气体受热膨胀,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安全的气体制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的气体制备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气体制备装置在制备气体时,对于部分放热性反应,不能够很好的对放出的热量进行冷却,同时制备出的气体无法及时导出,导致反应容器内部气体受热膨胀,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安全的气体制备装置,该安全的气体制备装置,包括反应筒以及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反应筒外侧,所述外壳右表面下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外壳左表面上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反应筒上表面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固定管下端与反应筒内腔相连通,且与反应筒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管右表面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固定管内部上表面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下端连接有堵头,所述堵头与固定管内腔相互配合,所述弹簧内部设置有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管内部上表面以及堵头上表面连接。
通过所述反应筒用于混合反应制备气体,同时进水管便于将冷却水通入外壳内腔,对反应筒进行冷却降温,同时在堵头与弹簧的相互配合下,随着反应筒内部气体的增多,将堵头向上顶起,使气体经固定管进入出气管内部,实现气体的自动导出,防止制备气体过程中,部分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不能够及时消散,导致反应筒内部气体膨胀,造成安全隐患,其中在出水管的作用下,便于将外壳内腔的冷却水排出,实现了外壳内腔冷却水的循环流动,确保了反应筒的冷却效果。
优选地,所述反应筒后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右表面下侧安装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进水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延伸至水箱内部,所述循环水泵出水端与进水管的后端连接,所述出水管后端延伸至水箱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筒下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穿过反应筒下表面,连接有搅拌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筒上表面前侧相对安装有两个进料管,所述反应筒下表面左侧连接有排料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的进料端口螺纹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排料管上安装有阀门。
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筒下表面焊接有支撑架,所述电机安装在支撑架内部。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溪市新特气体有限公司,未经本溪市新特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60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底烧燃油燃气有机热载体锅炉
- 下一篇: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