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广播全频段有源接收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51470.7 | 申请日: | 202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32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昭;迟青松;王佳伟;邓晓雷;陈燕武;居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天鸿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广播 频段 有源 接收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广播全频段有源接收天线,包括接收天线、信号放大器和天线控制器;所述接收天线通过同轴电缆接收空中电磁波信号并通过所述信号放大器放大,再由电磁波信号经过同轴电缆传输至所述天线控制器,所述天线控制器将所述接收天线传来的信号予以控制调整,转换为适合接收机的两个独立输出信号,所述接收天线包括四根V型振子,四根V型振子以第一支撑管为轴心,空间交叉90度对称分布安装在第一支撑管上,以接收全方向电磁波,四根V型振子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绝缘棒绝缘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管上端和下端。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安装灵活方便,体积小,可全方位接收水平极化与垂直极化的电磁波,具有频段宽、高增益的特性,满足广播全频段信号接收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播接收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广播全频段有源接收天线。
背景技术
接收天线是将来自空间特定方向的某种极化的电磁波能量最大限度地转换为电路中的高频电流能量输送到接收机,接收天线要具备必要的技术性能。广播频段包含三个波段,中波:频率0.52-1.6MHz,波长100米,短波:频率3-30MHz,波长10-100米,调频:频率87-108MHz。中波接收天线为30米拉线塔结构,接收垂直极化电磁波,水平面全方向接收。短波接收天线为水平极化转动对数周期天线,天线为定向接收,为满足水平面全向接收采用转动结构。调频接收天线为鞭状结构。以上信号监听所采用的接收天线成本高,体积大、占地面积大,维护成本高,并且可接收的电磁波频段有限,无法同时接收广播全频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播全频段有源接收天线,天线部分全方向可接收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电磁波,可同时接收中波、短波、调频频段,具有接收广播全频段的频段宽、高增益、低成本、体积小、安装灵活方便的优点,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广播全频段有源接收天线,包括接收天线、信号放大器和天线控制器;所述接收天线通过同轴电缆接收空中电磁波信号并通过所述信号放大器放大,电磁波信号经过同轴电缆传输至所述天线控制器,所述天线控制器将所述接收天线传来的信号予以控制调整,转换为适合接收机的两个独立输出信号;其中,所述接收天线包括四根V型振子,四根V型振子以第一支撑管为轴心,空间交叉90度对称分布安装在第一支撑管上,以接收全方向电磁波;四根V型振子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绝缘棒绝缘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管上端和下端;第一支撑管的顶部加装密封盖,第一支撑管的底部通过绝缘管与第二支撑管的顶部绝缘连接,第二支撑管的底部焊接有法兰,法兰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底座的侧面螺纹与均匀分布的四根金属棒的外螺纹固定螺纹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放置在第二支撑管底部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接收天线的振子采用V型结构,四根V型振子以第一支撑管为轴心,空间交叉90度对称分布安装在第一支撑管上,可实现同时接收水平极化与垂直极化电磁波,以及实现小体积,提高天线输入阻抗,天线具备宽带特性,能做到广播全频段。所述接收天线通过同轴电缆接收空中电磁波信号并通过所述信号放大器放大,可以提高信号强度,降低信噪比。同轴电缆连接接收天线与天线控制单元,可以实现天线控制单元利用信号传输同轴电缆为信号放大器供电。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广播全频段有源接收天线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每根V型振子为两根金属导体、通过固定环加装顶丝固定成为90°V型振子。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广播全频段有源接收天线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V型振子的单边长度为600mm,V型振子的直径为10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广播全频段有源接收天线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V型振子的材质为不锈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V型振子的材质为不锈钢,可以实现振子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的技术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广播全频段有源接收天线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金属棒的长度为500mm,金属棒的直径为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天鸿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天鸿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51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致病菌消杀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信网络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