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用带挡土功能的导向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38863.4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57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傅贵华;陈富磊;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8 | 分类号: | E02D5/68;E02D13/04;E02D1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朱卉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钻孔 灌注 桩用带挡土 功能 导向 定位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用带挡土功能的导向定位器,包括:中心护筒和固定部,所述中心护筒竖直设置且部分插入土层中,供长螺旋钻杆竖直穿过,所述中心护筒的内径均一且不小于桩径;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心护筒的侧壁上,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中心护筒的端部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延伸并插入土层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中心护筒可对长螺旋钻杆进行限位,将桩孔的位置偏差控制在施工质量标准要求内,还可防止被长螺旋钻杆带出桩孔的土重新落入桩孔中,进而影响灌注桩的局部桩径及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用带挡土功能的导向定位器。
背景技术
长螺旋灌注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桩基础施工手段。长螺旋灌注桩是采用专用长螺旋钻孔机钻至预定深度,通过钻头活门向孔内连续泵注超流态混凝土,至桩顶为止,然后插入钢筋笼而形成的桩体,其适用于填土层、淤泥土层、沙土层及卵石层,亦适用于有地下水的各类土层情况,可在软土层、流沙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下成桩,故目前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使用的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桩径一般采用300mm~800mm,桩径较小,长螺旋钻孔机钻孔过程中极易因定位不准而发生桩位偏差,即使开钻时定位准确,在施工过程中钻杆下部遇到地层变化也容易发生偏位,造成最终成孔桩位偏差。桩位偏差过大会导致建筑基础结构的受力形式发生变化,由轴心受压变成偏心受压,正应力减少,剪应力变大,大大降低建筑基础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而且桩位偏差处理复杂,会增加灌注桩成本费用,降低施工效率。因此,施工时必须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GB50202的要求,对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桩位偏差量进行严格控制。
除桩位外,施工时还应对灌注桩的桩径、强度等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寿命的项目进行严格监控。施工时,长螺旋钻杆在提钻过程中会带出下部土渣,土渣会堆积在孔眼旁,若土渣重新掉入桩孔中,易造成桩孔局部位置缩径、灌注混凝土后夹渣等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用带挡土功能的导向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用带挡土功能的导向定位器,包括:
中心护筒,所述中心护筒竖直设置且部分插入土层中,供长螺旋钻杆竖直穿过,所述中心护筒的内径均一且不小于桩径;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心护筒的侧壁上,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中心护筒的端部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延伸并插入土层中。
具体的,所述中心护筒的内径与桩径的差值不大于140mm。
具体的,从顶端到底端,所述中心护筒的外径逐渐减小。
具体的,所述中心护筒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三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面水平且在同一高度。
具体的,每个所述安装槽中设有一个水平仪。
具体的,所述固定部包括至少三组连杆和锥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心护筒和所述锥杆,所述锥杆的尖端远离所述连杆。
具体的,所述连杆水平设置,且若干个所述连杆沿所述中心护筒的周向均匀分布。
具体的,所述连杆和所述中心护筒的连接点与所述中心护筒顶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0mm,所述连接点与所述中心护筒底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0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中心护筒的侧壁可对长螺旋钻杆进行限位,可将桩孔的位置偏差控制在施工质量标准要求内;所述中心护筒的露出部分高于土层表面,长螺旋钻杆钻孔时及停钻后提钻时带出的土越过所述中心护筒的顶端,落到所述中心护筒外侧的土层表面上,及时清理所述中心护筒外侧的土,即可防止被长螺旋钻杆带出桩孔的土重新落入桩孔中,进而影响灌注桩的局部桩径及强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388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