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生手术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33972.7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89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董旻辉;薛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医疗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A61B17/3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李兴迪 |
地址: | 2004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手术器械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仿生手术器械,包括可在作用状态与非作用状态之间切换的功能装置,连接所述功能装置的操作轴,驱动轴,以及枢接操作轴和驱动轴并具有枢转中心的枢转件,其中,驱动轴可受力轴向往复移动,以经由枢转件驱动操作轴轴向往复移动,从而控制功能装置在作用状态与非作用状态之间切换。据此,本申请可直观地控制功能装置在作用状态与非作用状态之间切换,具有操作精准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生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微创外科手术是指通过在人体体表穿刺形成若干手术通道,对腹腔、胸腔、盆腔或关节腔内的器官病灶进行切除或修补等;或经人体自然腔道如口腔、尿道、直肠、阴道等,将内窥镜和操作器械通过上述途径进入体腔内,由术者在内窥镜的监视下,通过术者在病人体外操作器械,借助器械工作端伸入病人体腔内,并对腔内的病灶进行切除或对器官进行修补、缝合等操作,并于术毕后将内窥镜和器械取出,缝合体表的小孔或自然腔道切口即可完成整个手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辅助执行微创外科手术的手术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仿生手术器械,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仿生手术器械,包括:功能装置,其可在作用状态与非作用状态之间切换;操作轴,其连接所述功能装置;驱动轴;枢转件,其枢接所述操作轴和所述驱动轴,并具有枢转中心;其中,所述驱动轴可受力轴向往复移动,以驱动所述枢转件围绕所述枢转中心枢转,并借由所述枢转件的枢转作动,驱动所述操作轴轴向往复移动,以控制所述功能装置在所述作用状态与所述非作用状态之间切换。
可选地,所述器械还包括用于容置所述枢转件的传动腔,且所述枢转件的中心点相对于所述传动腔定位,以构成所述枢转件的所述枢转中心。
可选地,所述操作轴具有操作枢接部;所述驱动轴具有驱动枢接部;所述枢转件还包括:枢接所述操作枢接部的第一枢接单元以及枢接所述驱动枢接部的第二枢接单元。
可选地,所述枢转件包括自所述枢转中心延伸的呈八字形的两个侧翼,所述第一枢接单元和所述第二枢接单元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翼的端部。
可选地,所述器械还包括连接所述驱动轴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可相对于所述驱动轴在非作用位置与作用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以驱动所述驱动轴轴向往复移动;当所述驱动件由所述非作用位置向所述作用位置移动时,可驱动所述功能装置由所述非作用状态向所述作用状态切换;当所述驱动件由所述作用位置向所述非作用位置移动时,可驱动所述功能装置由所述作用状态向所述非作用状态切换。
可选地,所述驱动轴邻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设有驱动齿条;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还包括施力件以及连接所述施力件的驱动齿轮;
可选地,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
可选地,所述施力件可受力在所述非作用位置与所述作用位置之间切换,以经由所述驱动齿轮带动所述驱动齿条移动,并经由所述驱动齿条带动所述驱动轴轴向往复移动。
可选地,所述器械还包括具有与所述传动腔连通的容置腔的握柄,所述施力件包括指环;其中,所述驱动轴设于所述握柄的容置腔内,所述指环外露于所述握柄。
可选地,所述指环可相对于所述驱动齿轮转动,以调节所述指环相对于所述握柄的角度和/或位置。
可选地,所述器械还包括锁定件,其可相对于所述驱动齿条在锁定状态和非锁定状态之间切换,以允许或限制所述驱动件的移动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医疗创新研究院,未经上海东方医疗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33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动翻转座椅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线网校正装置和切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