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安装座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54711.6 | 申请日: | 202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49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飞;付景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566 | 分类号: | H01M10/6566;H01M10/6563;H01M10/6554;H01M10/6572;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3;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13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94 | 代理人: | 谷孝东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电池 安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安装座,属于电池安装座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固定于电池组底部的底座,用于固定于电池组顶部的固定框,以及固定于固定框上端面的顶盖,底座与固定框之间安装有多个散热柱,散热柱均匀分布于电池组内间隙间,并于侧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顶盖罩住固定框的上端面,顶盖内中部固定有水平的制冷片,制冷片将顶盖内上下分隔为散热腔与进风腔,进风腔的两端对称开设有进风口,进风腔内设置有朝向散热柱内输送冷风的降温风扇。该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安装座,能够通过散热柱来对电池组进行均匀风冷散热,不仅提高了散热效率,而且散热更加全面、均匀,避免了局部散热效果不佳而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安装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安装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一般配有两套动力系统,既需要传统的燃油发动机驱动,又需要电机驱动,因此需要同时装燃油箱和动力电池,而电池组进行安装时,会需要用到安装座。
目前,传统的电池安装座一般结构较为简单,只具有固定效果,并通过镂空设计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在使用电池组时,其产生的热量较大,导致难以通过传统安装座的镂空设计进行及时排出,因此,往往需要额外配置散热机构,但是,额外配置的散热机构通常对于电池组的散热不够均匀,导致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组的部分电池仍然得不到良好的散热保护,影响使用寿命。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安装座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电池安装座在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安装时,对电池组的散热效果不佳,导致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安装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安装座,包括用于固定于电池组底部的底座,用于固定于电池组顶部的固定框,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框上端面的顶盖,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框之间安装有多个散热柱,所述散热柱均匀分布于电池组内间隙间,并于侧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顶盖罩住所述固定框的上端面,所述顶盖内中部固定有水平的制冷片,所述制冷片将所述顶盖内上下分隔为散热腔与进风腔,所述进风腔的两端对称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朝向所述散热柱内输送冷风的降温风扇,所述散热柱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内对应开设的空腔连通,且所述底座的侧面开设有排气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散热柱来对电池组进行均匀风冷散热,不仅提高了散热效率,而且散热更加全面、均匀,避免了局部散热效果不佳而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供所述电池组的底部嵌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对电池组定位于底座上,利于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框的两端对称构造有多个对接耳,且所述顶盖的两端对称构造有与所述对接耳竖直对齐的提拉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接耳与提拉耳对齐设置有利于固定框与顶盖的后续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提拉耳上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贯穿所述提拉耳,并与对应所述对接耳螺纹插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将顶盖安装于固定框上,以罩设住电池组的顶部。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制冷片的上端面固定有多个竖直的导热片,且所述散热腔内顶部安装有多个换气风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换气风扇能够对制冷片的上端面进行散热。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降温风扇设置有多个,并安装于所述制冷片的下端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将降温风扇安装于进风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54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输入欠压保护电路
- 下一篇:自动喂食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