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性好的岩心夹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39862.4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74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鹏;吴建;何小兵;刘永根;许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友科研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B25B11/02 |
代理公司: | 南通德恩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98 | 代理人: | 彭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岩心 夹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闭性好的岩心夹持器,包括夹持器筒、第二挤压框和胶筒,所述出口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挤压框,所述第二挤压框的外侧对称贯穿安装有多个第四螺纹杆,所述第四螺纹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活动环,所述第二导向框的内侧对称活动安装有多个第二移动板,所述胶筒的内部安装有岩心本体。本实用新型转动第四螺纹杆带动第二导向框对胶筒进行挤压,接着调节第二移动板的位置,使第二移动板可以完全对位于第二挤压框内部的部分胶筒区域进行全面挤压,进一步增加胶筒边缘处的密闭性,从而降低岩心本体内部流体压力过大从胶筒的边缘处溢出可能性,从而避免流体溢出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心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闭性好的岩心夹持器。
背景技术
不同地底岩心内部的孔隙大小是不一样的,通过岩心夹持器对磨成圆柱体形或者矩形的岩心体进行夹持,然后在岩心体内部进行驱替实验可以检测岩心内部的孔隙度,进而确定岩心内部的流体流通能力,岩心夹持器内部的死体积指的是通往岩心本体的进口管、岩心本体内部孔隙,通往岩心本体的出口管以及岩心本体与岩心本体夹持物之间的孔隙的体积的总和,也就是流体能够经过的空间的大小,岩心本体夹持物一般是包围在岩心本体外侧的能够变形的胶筒,胶筒外侧通过高压气体挤压可以使胶筒与岩心本体之间的孔隙减少,降低死体积,当岩心本体内部孔隙过小时,岩心本体内部的流体的压力过大,容易导致岩心本体内部的流体将胶筒挤压变形,进而影响胶筒的密闭性,从而使岩心本体内部的流体经胶筒的边缘处流出,进而增加流体能够流通的体积,增加了死体积,进而容易导致实用结果不准确。
现有的岩心夹持器存在的缺陷是:
1、专利文件CN206132573U公开了一种岩心夹持器,“包括筒体、堵头、压盖、固定夹持件和活动夹持件,堵头和压盖各有两个,分设在筒体的两端,固定夹持件和活动夹持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直接夹持岩心的夹持端,夹持端被堵头和压盖封装在筒体内,岩心夹持在固定夹持件和活动夹持件之间,所述筒体的外侧设置有加热套,加热套内设置有导热油,筒体的侧面设置有围压入口管,所述的岩心的外侧套有胶筒,胶筒与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为围压腔,围压腔与围压入口管连通,胶筒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的夹持端的外侧,夹持端的外侧为锥面结构,锥面与胶筒配合实现围压腔与岩心的密封隔离,所述的活动夹持件所在一侧的压盖上设置有夹紧丝杠,”与本实用新型相比,该设备的胶筒包围在岩心外侧,利用高压气体对胶筒外侧进行挤压,降低胶筒与岩心之间的孔隙,当岩心内部的孔隙较小时,岩心内部的流体的压力增加,流体容易将胶筒挤压变形,进而导致流体仍然能够从胶筒与活动夹持件之间流出,进而增加了岩心本体进出口端的死体积,因此需要外接固体对胶筒边缘进行挤压,降低流体从胶筒边缘流出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性好的岩心夹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闭性好的岩心夹持器,包括夹持器筒、第二挤压框和胶筒,所述夹持器筒的背面贯穿活动安装有出口管,所述出口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挤压框,所述第二挤压框的外侧对称贯穿安装有多个第四螺纹杆,所述第四螺纹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活动环,所述第二活动环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导向框,所述第二导向框的内侧对称活动安装有多个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正面贯穿安装有第五螺纹杆,所述胶筒的内部安装有岩心本体。
优选的,所述夹持器筒的顶部安装有围压气管,夹持器筒的外侧安装有隔热棉,夹持器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柱塞,夹持器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柱塞,且第二柱塞位于第一柱塞的前方,夹持器筒的外侧对称安装有多个隔热环。
优选的,所述夹持器筒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筒盖,筒盖的外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螺纹杆,筒盖的正面内壁安装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筒盖的正面贯穿活动安装有进口管,且进口管的一端贯穿第二柱塞的背面,进口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挤压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友科研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友科研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39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侧边自适应的防漏条
- 下一篇:一种通道闸结构